宁德,要建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昔日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断裂带”,今已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文ㅣ吕巧琴
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摆脱贫困的中国窗口;着力构建“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迎接“万亿工业时代”到来……
地处福建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宁德市,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福建前列,显现强劲的发展后劲。
成为摆脱贫困的中国窗口
今年7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举行。作为峰会五个分会场之一的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夜景,在全球面前惊艳亮相。
在过去,位于大山深处的下党乡,是一个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的“五无乡”,通往四个毗邻乡镇都得徒步10多公里。
经过30多年接续奋斗,如今的下党乡,天堑变通途,催生了一批民宿、农家乐和各种旅游业态;依托生态和产业,发展形成定制茶园、葡萄、油茶、脐橙、高山蔬菜等“一村一品”的格局,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下党乡党委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下党乡的“蝶变”,是宁德摆脱贫困的一个生动缩影。
“摆脱贫困的‘宁德故事’,在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宏大叙事中,越讲越深、越传越远。”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称,宁德已成为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窗口。
这五年,宁德顺利完成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3个贫困村、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5537元、增长4.7倍,贫困村村均收入2020年达15.8万元,“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梁伟新认为,发展产业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
当地因地制宜推动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着力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更好地推动群众从脱贫走向致富。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宁德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先后选认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2656人次驻乡联村,为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创新选派405名乡村振兴指导员,两年帮助乡村筹措资金4.56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600多个;选派137名金融助理员挂职126个乡镇(街道),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梁伟新表示,通过下派“三大员”,很好地解决了当前乡村缺理念、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前三季度,宁德市9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福建前列,其中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4项指标,增幅居福建首位。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些年的打基础、蓄能量,宁德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支撑宁德经济发展迈入“快车道”的,是其产业的持续壮大。该市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上下游企业200多家,覆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锈钢新材料、锂电新能源两个产业已成长为年产值上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产业集群。
迈向“万亿工业时代”
日前召开的中共福建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宁德要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如何建成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宁德给出的答案是:加快三都澳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
作为宁德市的主导产业之一,2011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落户以来,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2017年到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总装机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个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宁德累计引进卓高、杉杉、厦钨、青美、邦普等80多个产业链项目,覆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和电池构件等配套项目,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电池总产能295GWh。
截至今年10月底,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1145亿元,成为该市不锈钢千亿产业之后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
梁伟新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产能布局建设,推进宁德时代福鼎基地扩能、宁德时代三都澳新区基地等项目建设,届时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突破4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着力推动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在沿海布局的同时,引导高端链条项目向山区延伸,不仅沿海有千亿级别的产业龙头,山区县也都有了百亿规模产值的产业项目,形成全市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宁德市接连落地宁德时代、上汽、青拓、中铜等大项目,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而且龙头都很强、竞争力都很强、成长性都很好。
据规划,宁德计划到2025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4311”的目标,即锂电新能源产值超4000亿元、不锈钢新材料产值超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铜材料产值均达1000亿元,驱动宁德迈向“万亿工业时代”。
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具有“宁德温度”的“宁德服务”。梁伟新表示,将进一步擦亮“便利宁德”“宁德服务”品牌,全力打造“称心”的产业环境、“暖心”的政务环境、“安心”的法治环境、“舒心”的生活环境。
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李民雄 摄)
构建“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宁德提出,未来五年要着力构建“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努力建设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现代化湾区经济的试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
一核引领,即以三都澳为核心,加快建设“一市多区、强镇环湾”的现代化生态海湾城市;两廊支撑,即沿海蓝色经济走廊和山区绿色经济走廊;五轴联动,即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等快速交通网络,串联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平台,构筑三都澳到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寿宁县、柘荣县五条发展轴。
梁伟新表示,要以核带轴、以轴连廊,释放“一核”辐射力,打通“两廊”连接线,促进沿海与山区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产业链条有机衔接,实现山海并进、携手共赢。
经济“高素质”,生态也“高颜值”。今年前9个月,宁德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比例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1%,森林覆盖率69.98%、位居中国大陆沿海城市的首位。
梁伟新表示,可以说,宁德走出了一条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的路子。
在新发展格局下,宁德力争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20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
闽东曾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断裂带”。如今,摆脱贫困后的宁德,经济活力迸发;努力打造福建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路径清晰,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