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之路,如何走?

再念“山海经”,加快建设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

文ㅣ龙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向共同富裕迈进。

如今,共同富裕示范区已经落地浙江。而与浙江毗邻的福建,靠什么来实现共同富裕?

623a8ed532059.jpg

空中航拍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美丽的青山绿水。

再念“山海经”:协调发展

从2020年中国GDP前50强城市的综合梳理可见,福建有泉州、福州、厦门、漳州四个城市入围,其中泉州、福州首次跻身GDP超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俱乐部。这四个城市均位于沿海地区,其GDP总量已占了福建GDP总量的约四分之三。

由是,福建再念“山海经”,加快建设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从更高层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速迈向共同富裕。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福建方案”。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建提出,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稳步实施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发展规划,推动重大项目共建、公共资源共享、产业配套协作、生态保护协同、社会治理联动。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差异,福建山区与沿海发展不平衡。早在1981年,福建就发出“大念‘山海经’,是不是福建的根本出路”之问,由此开启了“抓好山海两条线”、实施山海协作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探索之路。

 

从经济协作到协同发展

福建山海协作持续多年,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未解决。2018年,福建瞄准高质量发展,将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提升为协同发展区,推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加快发展。

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看来,将有效推动区域发展更深、更广、更紧密融合,成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统筹的“福建方案”,推动共同富裕。

突破行政区划壁垒,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加快一体化布局,不断走深走实。具体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立足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对接产业薄弱环节和重点突破方向,探索跨市县联合招商,构建产业跨区域转移激励机制,支持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统筹抓好重大产业协作链群建设。

今年9月30日,兴泉铁路江西兴国至福建清流段、浦梅铁路福建建宁至冠豸山段正式开通运营。至此,福建出省铁路通道增至11条。

随着交通大动脉的建成、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成为福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四海认为,通过基础设施先行工程的长期投入,福建已发展到“藤瓜融合”的系统集成新阶段,推进空间开发模式由“点轴开发模式”向“城市群开发模式”转变,推进以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为主导的板块经济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中心城市与都市圈成强引擎

日前,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做深做实新时代山海协作,努力推动两个协同发展区建设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构建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竞争新优势。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各展所长,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都市圈带动协同区发展的新模式。

黄茂兴认为,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以及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的带动作用。

11月29日晚,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动员会暨2021年福州都市圈(闽东北)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福州举行。福州都市圈推进建设吹响了“集结号”。

今年7月,福建省发布《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后,福州都市圈获批成为中国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

根据规划,福州都市圈聚焦跨市级行政单元的发展需求,落实共同发展愿景,协调差异化发展诉求,加强政策联动、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表示,要努力把福州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畅通大交通大通道、做强海港空港,打造互联互通的都市圈;要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加强产业链协同、上下游对接,打造优势互补的都市圈。

是次会议审议了《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纲要》等3份文件,签署了《同城化 同家园——共建福州都市圈合作备忘录》等4份框架协议。

福州都市圈范围内的福州市、莆田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均是福建重点侨乡以及台胞重要祖籍地。林宝金说,要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探索海峡两岸发展新路,打造开放包容的都市圈。

目前,福州都市圈交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城际铁路F1线(福州至长乐机场)已开工建设,未来将与城际铁路F2线(莆田至长乐机场)、F3线(宁德至长乐机场),以及机场高速、机场第二高速等高速公路构建起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突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福建早期的山海协作,更多体现在沿海地区对山区的对口帮扶上。而今天,再念“山海经”推动共同富裕,不仅聚焦经济发展,也突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福州市儿童医院牵头组建福建“闽东北儿科联盟”,83家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领域进行深层合作。福州儿童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远程医疗、技术交流、双向转诊等领域展开合作,开展区域内多中心研究,形成儿科各种疾病大数据福建样本。

山青水绿,是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永恒的底色。

今年7月,南平、福州、莆田、宁德、平潭“四市一区”林业局(资源生态局)共同签订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框架协议。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戴永务认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但要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加强区域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