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台胞有了更多获得感

“大陆惠台政策更深化、更细化、更完善、更接地气。”

文ㅣ龚雯  闫旭  张金川  郑江洛


5e1296e831df7.png

2019年11月8日,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大陆各地的全国台企联代表、台湾企业家等50余人,聚焦“26条措施”,探讨两岸投资发展机遇。(张金川  摄)


“台商台胞分享到大陆发展机遇,享受同等待遇,我相信台湾人民必然会感受到大陆的温暖。”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简称“全国台企联”)副会长杨荣辉在出席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时如是说。

2019年11月8日,海峡两岸(龙岩)投资论坛在福建省龙岩市举行。来自福建、江西、成都、广东等多地的全国台企联代表、台湾企业家等50余人参加论坛,探讨海峡两岸投资发展机遇,为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大陆惠台政策更深化、更细化、更完善”

“大陆惠台政策更深化、更细化、更完善。”谈及大陆新出台的“26条措施”,杨荣辉认为,这与2018年2月大陆出台的31条惠及台胞措施一脉相承,是“深化版和加强版”,“这些措施涵盖了科技创新、融资担保、进出口便利、领事保护、证件申请、青年就业创业等经济社会大范畴,十分鼓舞人心。”

“在大陆发展的台商,是最快享受到大陆发展机遇和同等待遇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共同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杨荣辉说。

全国台企联驻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程金中说,近年来大陆与台湾经贸领域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且力度很大,“希望准备来大陆的台商台胞体会到无论何种形势下,大陆在支持两岸经贸合作、台商事业发展上只会向好的方向变化。”

“台商来到大陆从早期看重廉价劳动力、低成本转向投资环境利好,都意识到要‘外销转内销’。”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陈锦龙说,来大陆投资更安全、高效,回报率更高,“我对台商来大陆投资很有信心,相信以后会拓展投资项目和优惠政策。”

论坛现场,福建省台港澳办副主任郑一贤介绍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闽台交流合作情况。他表示,热切期待与全国台企联的密切合作能延伸到更广领域,诚恳邀请与会台湾朋友多来参观考察、交流合作、投资兴业。

龙岩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截至今年9月共批准台资企业389家,合同利用台资8.8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32亿美元,涉及种养殖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行业。


“同等待遇更接地气”

对于“26条措施”,福建工程学院的台籍教师吕英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措施让为台胞台企提供的同等待遇更细化、更接地气。

2019年11月4日,大陆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措施”),引起在闽台商、台胞的热议。

对于吕英志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在大陆高校任教、就读的台湾教师和学生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同等申请公派留学资格”。

“大陆高校聘请台湾教师大多是年薪制,我们基本上长时间在学校工作,很难有学术假或访学的机会。”吕英志说,一直很希望可以隔一段时间去“充充电”,“26条措施”出台后可以申请公派留学,进一步实现了与大陆在编教师的同等待遇,对于提升台籍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将有很大的帮助。

“26条措施”中还提到,“试点在福建对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使用大陆移动电话业务给予资费优惠”。吕英志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与在台湾的父母聊聊天,之前的资费是每分钟要一两元(人民币,下同)。“通讯资费如果可以更优惠的话,我可以与在台湾的亲人朋友有更紧密的联系,台湾的家人也会更放心我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对于我们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来说,‘26条措施’更进一步确保了我们的权益,让同等待遇更细化、更落地。”在吕英志看来,大陆一直在解决各种问题让台湾居民享受更优惠、更便利的生活,未来便利性会越来越大。

从事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生产的宗仁科技(平潭)有限公司,入驻平潭台湾创业园已有4年多。该公司总经理陈孟邦表示,“26条措施”中提到的,“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向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申请担保融资等服务,可通过股权托管交易机构进行融资”,对其企业来讲,是非常实用的一条措施,可以解决融资方面的困难。

此外,对经常出境出差的陈孟邦来说,“台湾同胞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申请旅行证件”,也使他觉得出国在外可以更有安全感、更踏实。

“企业的成长要克服很多困难,近几年大陆在税务、产业政策、金融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台企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么多政策支持,每个环节都不容易。”陈孟邦说,就是因为这么多的政策支持,让其公司成长很迅速,目前已有50多名员工,每年的营业额增长都达到50%以上,今年预计可以达到5000万元。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认为,“26条措施”在落实同等待遇上更细化、更细致,涉及到很多行业,乃至企业融资、人才发展,是很好的政策红利;可以看得出,大陆对台胞不断深入研究、细化照顾措施,在政策上助力台胞在大陆更好地发展。


“大陆将台胞台商福祉挂在心上”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林伯彦更是有感:“26条措施”的出台,代表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让他们看到大陆将台胞、台商的福祉挂在心上。

漳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之一,尤其以两岸农业合作走在大陆前列。如今,漳州境内的台资企业有3000多家。

林伯彦称,“26条措施”将更进一步帮助台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并继续为台胞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条件,促进融合发展,保护各项合法权益。

谈及“26条措施”的具体内容,林伯彦指出,从科技创新、循环经济、融资担保到贸易救济、进出口便利、标准制订,从领事保护、交通出行、通信资费到购房资格、职称评审、分类招考,台企台胞在众多领域中更进一步享受到同等待遇,“使台胞、台企备受鼓舞,更加坚定在大陆投资创业、永续发展的信心。”

在漳州的台商密切关注“26条措施”内容细则,对所带来的便利充满赞誉和信心。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监事长吕孟哲说,“26条措施”进一步落实台商台胞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和“31条措施”一脉相承,惠台利民。

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廖兴邦认为,台商子女可在大陆参加高职院校分类招考,以及购房资格、交通出行、通讯资费等方面措施,切实解决了台胞在大陆成家立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廖兴邦也指出,在漳州的台资企业有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台企需要深入了解、跟踪大陆的政策信息,搭配使用适合自身企业的惠台措施。

在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吕榜洲看来,“26条措施”第13条对台青创新创业十分有利,“相比台湾的创业环境,大陆有更多机遇,又有政策鼓励和支持,是台湾青年发展的良好选择。”

“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可申报享受政策优惠给我们很大鼓励,希望能扩大优惠对象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基地和示范点。”台青翁育慈说。


“26条措施”增获得感

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林博会”)上,不少参会台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6条措施”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2005年,三明市获批设立大陆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同年,三明市举办两岸林博会,以此为实验区的标志性项目和对台交流合作的示范窗口。

本届两岸林博会吸引240余名台湾嘉宾和台商前来参会参展,其中台湾展区参展企业40家。在不少参会参展人士眼中,两岸林业合作前景巨大。

台湾新竹县总工会理事长陈福俊已是第三次参加两岸林博会,这次带了10名团员一起来三明参访,“新竹的森林覆盖率达70%,与三明在地理环境上相类似。”

陈福俊表示,大陆市场很大,希望通过台湾的技术与大陆的市场优势互补,深化老人健康产业的交流合作。他说,“26条措施”对他们的帮助相当大。

在展位前,台农林秀莹忙着推介自己的油茶产品。2002年,看好大陆市场的他从台湾花莲来到三明,开始尝试种植黄花菜。目前,他在这里经营着800亩油茶基地,“我希望以台湾带来的制造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油茶,推向大陆市场。”

对于“26条措施”,林秀莹认为,台胞在大陆发展休闲农业,前景看好;无论是来大陆务农还是办企业,这些措施都“太好了”。

台湾中华妇女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蔡铃兰也说,对于大陆的惠及台胞措施,一些年轻人都深深地体会到了对他们是有帮助的,“登陆”发展是有前景的。

注意到为台胞台企提供的“领事保护”“文化体育”“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等投资建设”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认为,“26条措施”比2018年2月大陆出台的31条惠及台胞措施更进一步,让台胞台商找到了机会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