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闽西,广龙合作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塔吊起落、桩机轰鸣,焊花飞溅;共富农场里,农产品硕果盈枝,田间地头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近年来,龙岩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立足革命老区实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深化“六个共富”机制,创新推出共富林场、共富农场、共富渔场等多元模式,努力探索革命老区共同富裕“龙岩实践”。
全市一盘棋
协同推进共富梦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更加良好的禀赋。从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横向对比来看,2024年我市GDP总量(3418亿元)位列第四位,人均GDP(12.71万元)跃升至第一位,其他多项指标也都走在全国革命老区前列,肩负着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前头作示范的使命担当。
如何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殷切希望福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全市上下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省委对我市提出的“展现六个新作为”指示要求,围绕共富目标,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7月24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召开,研究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探索革命老区共同富裕“龙岩实践”的实施意见》,锚定“全域整体示范、全面协调示范、全民共享示范”目标,深化“六个共富”机制,开启了全市全域探索实践共富新模式。
区域协调城乡融合
双轮驱动共富路
日前,“穗龙同心 携手共赢”广州·龙岩统战系统对口合作招商推介会举行,现场达成合作项目10个,总金额达16.456亿元。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龙岩实践”目标,龙岩全力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
我市主动敞开山门、拥抱沿海,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持续深化广龙对口合作、厦龙新时代山海协作等举措,探索“飞地经济”模式,推动“老区+湾区”“老区+特区”协同发展。
8月18日,厦龙山海协作科创园在厦门开园,紫金矿业、龙净环保、龙合智能等首批27家龙岩企业入驻园区;8月20日,广龙对口合作科创园在广州市开园,已洽谈引进首批15家龙岩企业入驻园区。
广龙探索建立“双向飞地”模式,形成两市“广州研发”+“龙岩基地”的产业深度融合模式。截至目前,龙岩已经引进广州产业合作项目96个,总投资691亿元,广汽、广药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均有项目落地。厦龙两市以山海共富为目标,以“飞地经济”为抓手,在园区联建、产业联兴、创新联动、人才联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龙岩新引进厦门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86亿元,量道新能源、龙美智慧医疗器械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龙岩。
广龙对口合作、厦龙新时代山海协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龙岩还深化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全力构建“三纵两横多中心”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全面启动中心城市南部新城、北部新城规划建设,加快新罗未来城、银雁新城、龙翔、高陂等片区开发。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壮大县域实力是关键。龙岩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推动县域经济“一县一特色”发展,让特色产业成为连接城乡、带动增收的纽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一幅幅环境优美、乡村宜居、百姓幸福的城乡融合画卷铺陈而开。
畅通城乡融合通道方面,龙岩构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推动城乡“网络化、片区化、一体化”发展。加快龙岩新机场、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建设,深化赣龙厦高铁等项目前期,推进“乡镇便捷通”“四好农村路”建设,健全城乡客货邮和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区域物流和供应链中心,让城乡交通更便捷、联系更紧密。
多种特色共富模式
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以前挑柿子上镇里卖,天亮出门天黑回;现在共富农场开到山脚,三轮车头一转,十分钟钱就到手!”长汀县庵杰乡庵杰村村民赖进富算起收入账:今年柿子亩产1200公斤,一季度就挣了3.6万元。他口中的共富农场,正是龙岩市深化“六个共富”机制、创新打造共富农场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共富林场是龙岩市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林业资源、创新经营模式、引入金融支持等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双赢。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龙岩以“思想共富、产业共富、生态共富、城乡共富、改革共富、文明共富”六大机制为统领,全力打造共富林场、共富农场、共富渔场等多种特色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闽西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月29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以新罗区渔业绿色循环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共富渔场试点工作,首批10家“共富渔场”集中授牌。共富渔场是一种以渔业养殖为载体的共富型发展模式,通过“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多方联动,整合土地、水域等资源,推动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0月,市委农办又出台《龙岩市“共富农场”培育行动方案》,以绿色生态产品优、规模发展效益好、联农带农范围广、集聚引领潜力大、集体壮大堡垒强为导向,推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共富农场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实现农业增收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总目标。
“通过‘六个共富’机制,统筹推进23项重点任务,龙岩正努力推动经济总量、人均GDP、居民收入、城镇化率保持全国革命老区前列,走出具有龙岩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文操说。
记者手记
共富林场的绿意盎然、共富农场里村民的笑颜、共富渔场的生态循环......无不印证着“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向奔赴。区域协同汇聚合力,城乡融合打通脉络,龙岩既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又敞开大门拥抱外部机遇,让共同富裕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及的生活实景。这条路,既踏准了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发展节拍,更彰显了革命老区敢闯敢试的奋进姿态,为全国革命老区共富之路提供了鲜活范本。(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江炜恺 林文圣 郑嘉雯)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