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厦门圆满落幕。

这是厦门第七次迎来“金鸡时间”,金鸡影展、金鸡创投大会、金鸡电影论坛等8大类50余项活动精彩纷呈。今年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这场为期5天的国家级光影盛宴,在展现中国电影成就的同时,也将福建的“影”响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福建动能”。

文化铸魂

“闽派”电影多元突破

“有福之地”——福建山海相拥、文脉绵长,从闽东秘境到闽南古厝,从平潭涛声到客家土楼,每一寸土地都藏着待发掘的叙事宝藏。“福建这片土地灵秀而厚重,山海之间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与文化资源,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14日,在“有福电影”专场推介会上,三获金鸡奖最佳作曲奖的著名作曲家章绍同动情发言,精准概括了“闽派”电影蓬勃发展的深层逻辑。

2019年金鸡奖落户厦门以来,福建深耕“有福电影”品牌,通过巡展、盛典等系列活动,促“闽派”印记愈发鲜明。本届金鸡奖上,闽剧电影《双蝶扇》荣获最佳戏曲片奖,成为福建戏曲电影的里程碑式突破。这是继去年厦门高甲戏电影《阿搭嫂》获得提名后,福建戏曲电影首次摘得金鸡奖。影片坚守戏曲本体,将福建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叙事与画面,完成了从舞台到银幕的美学升级。

重大题材与现实创作双线发力。由福建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史诗巨作《澎湖海战》以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统一台湾的史实为基,主创团队深入闽南古港采风,力求还原战船形制与水师服饰,通过镜头彰显闽南儿女护我河山的决心。获福建省影视资金扶持的动画电影《土豆侠之我要当大侠》、签约泉州的商战题材电影《金融暗战》则分别聚焦福建人“坚韧、顽强、四海为家”的特质与闽南商帮诚信精神,共同勾勒出多元的福建影像。地方文化特质的融入,成就了“闽派”电影的独特魅力。

科技赋能让“福建元素”焕发新生。“文化+科技”的探索,为福建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我省率先筹划的VR影片《山神熊猫·九州华藏图》借助X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漫游福州三坊七巷,爱心榕树、软木画、佛跳墙等有代表性的福建文化符号跃然眼前,成为影片重要的生命和灵魂元素。虚拟现实作品《重走长征路》则通过实景扫描技术激活红色历史,让年轻观众沉浸式体验峥嵘岁月。

生态成型

产业布局全域覆盖

相伴7年,金鸡奖已从影视盛典成长为福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推动影视产业从厦门单点集聚向全省“全域影城”跨越。

厦门今年创新推出的“金票根”模式,让电影节深度融入城市生活。一张金鸡影展票根,可直通20家影院红毯与金鸡颁奖盛典直播,解锁24个核心商圈559家商户专属福利,成功将电影节“流量”转化为城市持久“留量”,实现文化与消费的双向赋能。数据显示,11日至13日,厦门院线总出票量超1.6万张,总票房收入77.67万元,是平日的2至3倍。

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放大。厦门现有影视企业2600余家,2024年实现营收约200亿元。本届电影节期间,177个文化影视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金额达318.6亿元。“金鸡效应”向全省辐射,南平延平区作为全国唯一受邀县级单位亮相“金鸡报晓之夜”专场活动,吸引50余位导演、制片人抛出合作橄榄枝。

在“有福电影”品牌战略引领下,我省构建起“全域影城”产业新格局。厦门作为核心枢纽已建成22个影视园区;福州三坊七巷和闽江夜景成为多部年代影片取景地;泉州依托“海丝”文化吸引197家影视企业;平潭凭借海岛风光承载《守岛人》90%镜头;漳州土楼、武夷山奇峰等共同构成“山海交响”拍摄资源库。今年,福建省电影局列支2150万元,扶持《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等10个剧本及《镖人:风起大漠》等5个拍摄项目,从源头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才赋能

孵新聚贤夯实根基

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人才的支撑。福建借“鸡”生“蛋”,逐步构建起覆盖人才培养、项目孵化、创作扶持的全链条人才生态,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金鸡创投大会已成为新电影力量成长的“摇篮”,6年来共收到6708部作品,孵化完成46部,公映14部,数十位导演借此崭露头角。今年金鸡创投共征集到1087个有效项目,60个获得直面评审机会,持续挖掘创作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节也在持续创新机制,拓宽人才培育路径。本届电影节推出“金鸡创投高校联盟学子计划”,厦门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8所高校携手,搭建电影人才培养与项目孵化的联动平台。借“金鸡”之机,福建省委宣传部同步召开福建省影视教育座谈会,省内外专家、导演与影视机构代表共商影视人才培养方向。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的成立更提供了学术支撑与人才储备,推动“赛事+教育+产业”的良性循环。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晓红表示,金鸡百花电影节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平台效应,吸引大量人才、项目和资金聚集。

从《小城春秋》的初露锋芒到金鸡奖台的屡获殊荣,从地域创作到全域生态,福建电影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共振。站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节点,福建电影人正以“有福”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书写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福建答卷”。(记者 林泽贵 林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