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二 

守护孩子

自9月10日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在确诊患者中,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人数不少,而福建省莆田市中高风险区的集中隔离点,还有更多的孩子。

文ㅣ林春茵


这一轮的福建本土疫情,来得很突然。

时隔7天,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上的铺头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小星向记者回顾那个突如其来的场景时,依然有些迷茫。

 

“等再见面,我要抱抱你!”

9月10日,正值中国教师节,当小星和同学们还在商量着给老师送上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祝福时,大批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进入校园,展开全员核酸检测。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按防疫要求抽检核酸,孩子们此前已经见过“大白”。不知缘故的孩子们,依然乌泱泱地站满操场,好奇、吵闹、沸腾。

“他们很开心、很惊讶、很好奇,有的孩子会害怕,只不过是因为怕打针疼。”仙游县妇幼保健院副书记陈其华率30位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梯队进入校园,“我知道他们是密接,他们却还蒙在鼓里,那真是很心酸。”

紧张、慌乱、恐惧,是后来才一点点叠压上来的。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就是小星朝夕相处的同学,妈妈杨元上班的协胜鞋厂里,同一车间也有多位工友被爆阳性。杨元对中新社记者苦笑道:“我很怕电话响,隔离得越久就越害怕接电话,电话一响我就发抖,担心是通知坏消息。”

好友小乐确诊了,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一直“失联”。直到小乐从隔离病房打来电话,面对“劫后重逢”的好友,12岁的小星才痛快地哭了出来。

两个女孩在电话里又哭又笑,互相打气。“我很想你。”小星对电话那头喊到,“等到再见面时,我要抱抱你!”

学校、鞋厂,形成此次莆田疫情的两个集中传播中心。据官方最新通报,截至9月16日24时,莆田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8例,其中本土157例,14周岁及以下的患者超过半数。

就在9月10日当天,小星和妈妈杨元被转运到镇上的定点隔离酒店。房间里备有电脑,预备着学生们隔离期上网课。

集中隔离点的孩子,也有家人陪同。母女住在一个房间——“这确实不符合单人单间的防疫政策,但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仙游县一位官员对中新社记者说,此次疫情聚集于校园,如何人性化抗疫,兼顾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是个需要新思路的新问题。”

一位四岁幼童背着大书包去做CT检查、独行在病房过道的背影,让许许多多人揪心。“他很勇敢,很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莆田市儿童医院院长曾仁和告诉记者,所有的孩子病情很轻,用药也少,他们很勇敢,精神很好;隔离病房布置得活泼温馨,提供美味儿童餐,组织绘本共读和绘画分享,还有心理介入纾困。

一位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因为学校停课,父母被隔离,交通受管制,而从县城中学走路回家,独行了6个小时26公里。

她的家在仙游县枫亭镇,那里被列为高风险区。在仙游县枫亭镇建国村村口,背着大书包的这位女生被仙游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许丽娟拦下时,已经疲惫不堪,“不管高不高风险,这里是我的家,我要回家。”

女孩放行后,许丽娟找了个角落,自己哭了10分钟。许丽娟也有个13岁的女儿。9月10日早上,许丽娟紧急受命赶赴枫亭,没来得及和女儿叮嘱告别,让她始终很煎熬,“再看铺头小学那些稚嫩的脸蛋,更让我揪心。”

独自守家的女儿打了她一夜电话,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接通。女儿交代她:“妈妈,你要回家,你要勇敢。”

小患者在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玩玩具。

莆田的孩子们在仙游隔离酒店里收到图书等礼物。

特殊的“话疗”

自9月10日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在确诊患者中,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人数不少,而福建省莆田市中高风险区的集中隔离点,还有更多的孩子。

如何共同守护好“莆田的孩子”?连日来,心理医师们各施援手,展开“话疗”行动。9月18日,莆田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了辖区26个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地处高风险地区的莆田市仙游县德安医院连日来即接入数倍于往常的来电。

35岁的仙游县德安医院心理咨询师王诗槟,与其他三位医生负责全县9个隔离点的心理疏导工作。这是他从业10年“最大的硬仗”。过去的五天里,王诗槟和同事筛查出数十例异常病例。

“我们为隔离点的孩子们设计了多种游戏,用小程序筛查心心理健康状况,再进行电话访谈和危机干预。”王诗槟对记者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绘本、玩具,也呼吁更多的心理咨询师来到仙游。”

目前,22名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已集结到莆田城区和仙游县,为集中隔离点的民众和一线抗疫人员提供驻点服务。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是此次疫情中莆田确诊病例的定点救治医院,为患儿打造了温馨卡通风的病区,开展绘本共读、绘画、在线心理陪护等活动。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社工柯丽凡告诉记者,医院成立安心援助心理小组,由心理咨询师指导一线护士照料患儿;多位资深心理咨询师、社工、儿童医生加入,“从如何应对孩子的鬼脸尖叫,到如何安抚自责的家长患者,护士面临的陪护困惑,心理咨询师作为坚实后盾予以解决。”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咨询师刘晶晶戴着N95口罩,穿着防护服,刚结束隔离病房里一对一的心理诊疗。她告诉记者,“特殊的‘话疗’将改善患者的情绪,开心了,心结就打开了。”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联袂组建了一支“心理防疫突击队”,开通心理热线,承接福建省妇联热线,为共青团热线服务台、仙游县心理援助热线提供支持。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孟迎芳教授说:“要为疫情下的人尤其是孩子们,密织‘心的守护网’。”

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派遣两名青少年心理资深医生驰援莆田,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邹晔峰24小时负责接线。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帮助孩子保持秩序、家长保持情绪稳定。

“我们告诉孩子们,全社会都在帮助我们抗疫,国家也有能力,让孩子知道疫情可控,这也有助于增加孩子的掌控感,只是过程有些艰难。”邹晔峰说。

包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素敏在内的五位心理咨询师,承担起福州市妇联茉莉姐姐公益心理咨询热线接线任务。陈素敏表示,恐惧恐慌是孩子们的本能反应,危机亦可以成为生命教育启迪的好时机。

“孩子们正好可以利用隔离期安静的环境,做自己本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陈素敏在电话中鼓励致电的居家隔离母亲,“跟孩子多说一会话,接纳他的情绪,每天安排量力而行能完成的任务,让他忙起来。”

61af03a12fd67.jpg

在福建莆田抗疫定点医院隔离病房里,福建省立医院援莆医疗队60余名护理人员和当地医院200余位护士,为了更好地照顾儿童患者,纷纷充当起孩子们的“临时妈妈”。

 

“阿狗加油”

“过去,过去,阿狗过去。”一位妈妈在身后鼓励四五岁的孩子,勇敢地走向运转救护车。小孩儿回头看看又抹抹眼泪。

阿狗,是莆田俚语中对宝贝的昵称。这心酸的一幕,发生在列为高风险区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镇上一户普通人家里,也时时在镇子上别的地方上演。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要跨过三重门:一重是走出家门,和父母家人别离;二重是进入隔离病房,面对孤独和害怕;三重是打败新冠,早日康复。

连日来,记者多方连线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人员,探查莆田“阿狗”如何迈过三重门。

自9月10日到9月19日,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63例中,214位患者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救治,年龄最大83岁,最小3岁。其中,14岁及以下儿童81例。

目前已有500多名医务人员参与救治,其中国家级专家、福建省级中医和西医专家超过200人。

29岁的福建省立医院儿科护士孙嘉靖向记者回顾,武汉经验非常重要,一些标准化护理制度和流程、病区管理,参照着来。

“孩子特别多,我们当起了他们的临时妈妈”。孙嘉靖说,一个5岁10个月的小妹妹总是哭啼啼的,原来爸爸妈妈不在,9岁的姐姐和同学又住在另一间病房。

孙嘉靖笑说,调了房,小妹妹和姐姐住一块,姐姐舍不得同学,同学也住过来了。三个小女孩叽叽喳喳过一天,小妹妹整个人就开心了。

孩子们得到允许,“房间不那么整齐”,可以用被子搭出一个小山洞,像小青蛙一样,在小山洞里趴着、画画、看书,玩棋牌。

“病房里的情谊是很特别的,他们感到被尊重,他们才会信任我们。”孙嘉靖说,要营造属于孩子的氛围,孩子们要恢复原来的生活,才有秩序,才有安全感。

孙嘉靖笑说,现在,我一进门叫声“趴下”,所有的孩子都趴得乖乖的。

为什么要趴下?福建省立医院ICU深耕13年的重症科医生尚秀玲解答说,“趴下”是治疗新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俯卧位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趴着,肺部的通气和血流的比例可以更加均匀、匹配,这样病人就不那么低氧。

作为福建首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组组长的尚秀玲和同事们当时接管武汉病区的48天里,没有一例死亡。尚秀玲治学严谨。ICU里常用的呼吸机,操作上慎之又慎。她解释说,人的肺泡就象一串葡萄,有大粒小粒,打气要控制好力度,才保证每粒肺泡能够刚刚好,“要力求精准,避免对病人造成损伤。”

好消息是,目前ICU所有病患还没有严重到上ECOM。尚秀玲说,病情都还可控。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咨询师刘晶晶到隔离病区上岗的第一个“话疗”任务,是帮助一位兢兢业业的仙游女教师释放负面情绪,恢复内心平静。

这位小学教师王柳(化名)已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3区的隔离病房住了4天了,她拿起手机就害怕。

王柳特别怕家人和班上的孩子因她传染而遭罪。“班上的孩子,我跟他们关系特别好。”她啜泣着说,“如果孩子们有不好的消息,我会崩溃。”

“莆田阿狗”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已获24.4万个点赞。刘晶晶说,“这种鼓励和支持,对疫区人们非常重要。”

在9月20日莆田举行的第11场新闻发布会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蔡建荣说:“对儿童,(要)侧重精神安抚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