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一 

闽东脱贫,滴水穿石之功

从解决温饱问题,到“经济大合唱”、抱“金娃娃”,探索闽东宁德的发展之路令人神往。

文ㅣ徐德金 吕巧琴

601916cf167ea.png

航拍礼门乡常源村。(王东明 摄)

临近晌午,江五全驾驶着他的渔船回到渔港码头。作为曾经的“连家船”渔民,从江上搬迁上岸居住已经20余年了,他仍不改到江海捕鱼的习惯。

江五全是闽东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的村民。下岐村位于白马江南岸,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当地政府组织常年漂泊水上的500多户、2300多名“连家船”渔民搬迁上岸,这一“造福工程”使曾经是“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舱”的连家船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闽东宁德,境内崇山峻岭、岸线曲折,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全地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是典型的“老、少、边、岛、穷”地区。上个世纪80年代,宁德仅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村贫困户就达77.5万人,占当时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闽东人民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山村也是“造福工程”的受益者。该村曾被列为宁德市市级地质灾害隐患村,1994年,东山村全村从荒山野岭搬迁到平原地带,开始了新的生产生活。东山村党支部书记缪廷藩告诉记者,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1485元人民币,村财收入超过10万元。

东山村畲汉杂居,畲汉团结,这与记者采访的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八斗村十分类似。

八斗村至今仍居山上,似挂半山腰,有公路盘山而上,全村185户、754人,一半以上为畲族。八斗村不仅是畲族村,还是革命老区村,现如今,八斗村靠山吃山,种植果、林、竹、茶,有脐橙1200多亩、茶园1000多亩、毛竹3000多亩,全村年产值1000多万元。


从“输血”到“造血”

像宁德寿宁县的下党村、福鼎市的赤溪村一样,从“输血”扶贫,到“造血”脱贫,八斗村走过一条闽东“摆脱贫困”的典型道路。八斗村党支部书记吴李清表示,将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里的果、茶销售,让村民增加收入。

距离八斗村13公里远的坑头村,上世纪30年代曾是闽东重要革命根据地,位于另一座山坳。驱车跃上葱茏,放眼望去,但见茶园滴翠,绿水如带,有如世外桃源。

自1999年实现“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邮、通视),坑头村20年致力发展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现已拥有1400亩茶园、9家茶叶加工厂和众多的销售队伍,去年茶叶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

从蕉城区到周宁县,沿途群山连绵、桐花争艳。记者慕名来到七步镇后洋村采访现年92岁高龄的黄振芳老人。1983年开始,黄振芳率领家人筚路蓝缕、开垦荒山,办家庭林场,逐步走上致富路。

在林权制度尚不明晰的背景下,黄振芳敢于走承包责任制之路,“弱鸟先飞”。在短短几年间,黄振芳家庭共造林1207亩,成为当年闽东地区唯一一位福建省造林大户。

踏遍青山人不老,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想要见他,精神矍铄的黄振芳老人便会在小儿子的陪同下从县城驱车来到林场,徜徉于林中小道,向客人说起当年往事。

后洋村“包村”干部、七步镇副镇长吴丽玉对记者说,黄振芳家庭林场对后洋村民起到引领作用,后洋村不仅掀起了造林热,同时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6年,该村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闽东冲破了“贫困意识”的藩篱,发展林业、种植业、捕捞业、养殖业进而发展观光、民宿及全域旅游,产业越做越大。


77.5万人实现脱贫

霞浦县海岛乡西洋岛是一座离陆地20海里的渔业岛,曾经的对台小额贸易集散地,现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经营“赶海驿站”的蒋仁人以前从事海产加工,看好岛上旅游业前景,转而搞起了民宿,还购置旅游快艇,组织海钓俱乐部,去年年收入100万元。

周宁县政协副主席郑慧玫在向记者描述她的老家浦源村鲤鱼溪时,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溪流、锦鲤、鱼祭,民居、宗祠、习俗,茶居、音乐、诗歌。她说,闽东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积淀,涵养与开发这些资源,是巩固脱贫成果、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抉择。

2004年以来,宁德市累计选派2340名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在此次闽东之行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周宁县常源村、福安市东山村就遇到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

迄今为止,闽东宁德市所有贫困县都摘掉了“帽子”,全市77.5万人实现脱贫,7.3万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居民实现全面脱贫。从解决温饱问题,到“经济大合唱”、抱“金娃娃”,探索闽东宁德的发展之路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