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四 

古村新活力

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ㅣ吕巧琴 叶茂 叶秋云 林榕生 吴苏梅 缪少铭


“听一夜水流,古镇顽皮的呼噜声……鲤鱼衔走旧梦,炊烟等归人。”入夜,在位于鲤鱼溪畔的“鲤想青年”民谣小酒吧内,游客三三两两围坐一桌,随着吉他节奏轻声吟唱陈子昀团队的原创歌曲《老下雨的周宁》。

鲤鱼溪,位于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

游客在鲤鱼溪投喂鲤鱼。(王东明 摄)


浦源村的人鱼和谐

据地方史志记载,南宋嘉定年间,郑氏祖先迁居浦源村,为防止水源被污染或投毒,便在村中长800多米的溪流中放养鲤鱼,并制定严禁捕捞和伤害鲤鱼的族规。村民们严守族规,代代相传。

沿溪而行,两岸古民居林立。穿村而过的清澈溪水中,众多锦鲤怡然自得。如有游客投食,锦鲤竞相争食;如双手持续击掌,鲤鱼闻声而来,见影而聚。

浦源村的古朴静谧吸引陈子昀去年返乡创业。陈子昀说,浦源村的生活节奏很慢,在浦源村开办“鲤想青年”,想给鲤鱼溪添一点声音。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鲤想青年”每个月收入达3万多元(人民币,下同)。陈子昀称,目前正筹备开精品民宿,搭配唱歌培训、木工传统技艺、夯土等自然学堂。

浦源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据显示,鲤鱼溪2018年游客达6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0多万元。

浦源镇党委书记黄瑞宝表示,将创新宣传鲤鱼文化,传承优良的村规民约和家训家规。

古村落的发展,也吸引43岁的黄传杰返乡创业。此前在上海经商的他,2018年回到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开办集餐饮、休闲、娱乐、民宿于一体的古村山庄,并开设农场养殖白雪鸡,种植黄花菜。

“家乡建设得好,想回村做点事情,也带动一些村民增收。”黄传杰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今年白雪鸡养殖预期收入将达十五余万元,后期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走进依山而建的常源村,村内60余栋古民居保护完好,穿村而过的小溪里,也是色彩斑斓的锦鲤。

常源村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筹资修建香炉山道路、观景台等旅游配套设施,实施古民居屋檐复原、古巷道复原、修建仿古长廊等。

“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带动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常源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昌武表示,将通过挖掘打糍粑、酿酒、制作棕衣等民俗文化,带动发展农家乐,同时努力挖掘和开发香炉山文化,为发展旅游提供新亮点。


八斗村的产业兴村

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而上,一座雄伟的木制寨门立于半山腰,拾级而上,古朴宁静的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八斗畲村呈现眼前。

走进村子,灰墙青瓦屋舍错落有致,富有畲族文化色彩的涂鸦墙令人眼前一亮。

一座三层楼房外,四五个村民聚在一起唠家常,另有几个村民围着一辆车购物,56岁的钟水春则扛着锄头在脐橙园内锄草、剪枝。

“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啦!”钟水春笑着告诉记者,他从2002年开始种植脐橙,6亩脐橙园,300株左右,年收入2万多元,加上茶叶、毛竹,夫妻俩一年收入达五六万元。

八斗村不仅是闽东革命老区,还是少数民族聚居村,畲族同胞占全村人口一半以上。原来的八斗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坑洼泥泞,产业发展滞后,村民勉强维持温饱。

近年来,八斗村利用气候温湿、地势较高的自然优势,发展果、林、竹、茶,壮大种植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截至目前,该村共种植脐橙1200多亩,茶园1000多亩,实现人均拥有毛竹林5亩,全村年产值总计1000余万元。

34岁的钟立全,此前在福州市从事建筑行业,看好八斗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前景,于2013年返乡从事家禽养殖,目前年出栏1.8万只。

“仅家禽养殖一年收入就有10多万元,父母管理的茶叶和脐橙一年收入也有七八万。”钟立全称。

八斗村党支部书记吴李清称,将依托农业公司继续带动村民种植果树,并通过发展漂流等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增加村民收入。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继续绕行,是被外界称为高山上的“红色明珠”的霍童镇坑头村。该村是闽东革命老区基点村。走进村中,绿油油的茶园和翠竹与黄墙黑瓦房相映成趣。

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坑头村因地处偏远,村民仍靠肩挑手提翻山越岭,生活贫困。1999年,该村实现“五通”工程,随后十多年里,完成全村电网和路灯线路改造,移山填沟工程和新村建设规划、21公里公路硬化等。

路通了,电有了,立足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村两委带动村民发展特色高山茶产业。村民谢郑生说,最初一斤茶叶只能卖两三毛钱,第三年开始卖到10元左右。

短短几年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从63.3亩增加至1400亩,并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创办茶叶加工销售公司,2019年该村茶叶产值达1800多万元。

谢郑生感慨道,没种茶叶前,靠着砍木头和养殖家禽,收入有限,过年了,身上连200元都拿不出,如今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们正在挑选小辣椒。(寿宁县委宣传部 供图)

“定制”的扎根山野

闽浙交界大山深处的宁德市寿宁县坑底乡地源村、浩溪村一带,农民正忙着采摘小辣椒,将一筐筐小辣椒挑到村里“下乡的味道”服务点收购;而一辆辆货车满载小辣椒从这里出发,直达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

“以前每公斤小辣椒只卖2元至3元,如今打上‘下乡的味道’品牌,每公斤卖到了5元至6元,农民的收入增多了。”返乡创业农民吴运贵一边组织人员忙着过秤、挑选、装箱,一边对记者说。

“下乡的味道”品牌越擦越亮,成为寿宁县区域性公共品牌,逐步释放着富民惠民效应。

坑底乡“下乡的味道”服务站负责收购农产品的胡从眉说,以前这里的土豆、南瓜、笋干、金丝扣等都是自产自销,现在每年仅笋干就卖出1500多公斤,收入10多万元。

2015年,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注册“下乡的味道”商标,并以“下乡的味道”为品牌,推出全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项目——定制茶园。

定制茶园,就是由下党村向全国招募茶园主,茶园主以一年每亩2万元的价格租下茶园,每年春秋两季,可以获得50公斤干茶,还可以到茶园体验采摘茶叶,参与相关农事活动。

“茶园租出去了,茶叶也跟着卖出去了。”推动创建“下乡的味道”品牌的曾守福说,定制茶园让茶农尝到甜头,每年每亩茶园增收3000多元。

下党村的“定制茶园”,还建立了可视化系统。茶园架设探头,开发24小时直播的可视化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让茶园主通过APP可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隔空把关生产自己的“放心茶”。

看好“下乡的味道”品牌的潜力,寿宁县2018年1月成立福建“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下党村签订“下乡的味道”商标授权使用、商标转让协议,与供销、邮政、移动等单位及产业龙头企业展开战略合作。

随后,该县在14个乡镇所在地设置“下乡的味道”服务站,在农产品集中村建立20多个服务点,负责向农户收购当地“土货”;同时,出台系列管理方案,让品牌管理走向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我制作的手工茶打上了‘下乡的味道’品牌,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网上还是热卖。”如今,下党村幸福茶馆的主人王光朝也学会线上接订单、收货款,线下打包、发货。

立足各乡镇的区域优势,寿宁县全面复制并创新拓展下党乡“定制茶园”模式,推出“定制果园”“定制菜园”“定制大米”等,建成各种农副产品种植生产基地。

而且,该县推出“我+1”产业扶贫计划,以当地贫困户为主要服务对象,采取“我+一亩菜园”“我+一亩地”“我+一亩果园”“我+一群鸡”等模式,引导企业、社会力量与贫困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增加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表示,“下乡的味道”已经成为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情感标签,开启消费扶贫的新模式;寿宁以“平台+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构架,引导组织化生产、专业化分工,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切实解决了农产品卖不出去与卖不了好价钱的问题。

目前,寿宁县以“下乡的味道”品牌对接销售的产品覆盖50多个城市,合作企业93家,其中定制的产品有9种。

农副产品源源不断从寿宁销往全国各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直接带动他们脱贫致富。据下党乡政府负责人介绍,下党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1988年的186元增长至2019年的14777元。

“下乡的味道”扶贫定制茶园签约仪式。(寿宁县委宣传部 供图)

“半空心村”的逆袭

种花、绘画、照顾客人、陪伴孩子,偶尔拿起吉他拨动,用短视频和直播记录下幸福平和的时刻,这是“90后”姑娘演真的乡村生活。

走进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这里依山傍水,古朴清幽,至今仍完整保存着规模庞大的福建传统古民居建筑群。

老房子古朴的大门背后,是一个个现代化的生活空间:咖啡店、书店、画廊、酒馆、民宿、博物馆,齐全的配套设施让这个古朴村落有了别样的气质。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两百人的“半空心村”,处处是年久失修的老宅和断壁残垣。

2017年5月,在屏南县探索形成的“党委政府+艺术家+村民+古村+互联网”传统村落文创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龙潭村走出一条既能保护文化遗产,又能带动旅游人气的“网红”之路。

老山村的复兴,就像蝴蝶扇动的翅膀,让山里人成为时代的主角。

演真就是一位“新村民”,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演真夫妻俩一直从事美术教育行业。去年9月,她和丈夫胡文亮租下了龙潭村里的一栋老房子,做成了民宿和一间青花瓷主题小酒馆“檀舍”。

“认租这栋老房子时,它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摇摇欲坠,一面墙在下雨时还倒塌了。”演真说。

目前,龙潭村已经吸引“新村民”34户100余人入住,这些“新村民”带来的新业态,帮龙潭村实现了“升级换代”。几乎每一位“新村民”都是“网络红人”,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乡村生活,或是网上“带货”当地特色农产品。

“我最近在帮助村里卖芙蓉李。”演真形象靓丽,网友们很喜欢看她分享的短视频,不仅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吸引着他们,当地特色农产品也很受网友欢迎。“老乡们卖柿饼就是用袋子简单装起来卖,去年我买来一些进行设计和包装,在网上卖得不错。”

同时,村里正在推行的“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公益教学活动,为乡村注入文创基因,村民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画室画油画。浓厚的文化创意氛围,吸引了数千名艺术创作人员前来学习考察,慕名前来乡村旅游的客人达到8万人次以上。

“网红”推广,艺术引路。人来了,村兴了,村民们终于可以靠着旅游热在家门口赚钱,做餐饮,卖特产。

去年的春节和暑假,演真也是在村里度过的,她还记得当时家家都住满了游客,村口的路上停着长长的车队。今年因为疫情,游客少了一些,但演真要做的事情却一点没少。

演真画了不少龙潭村的风景,并印制成水彩古村系列明信片。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看到福建乡村生活的美好。胡文亮则忙着和团队包装打造村里特色的红曲黄酒。

演真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我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我在乡村创业并不是隐居,依靠网络平台可以做很多事。我相信乡村转型的未来会更好。”   

  

小山村成“网红”

蓝天下、青山间,高空玻璃栈道游人如织,蹦极、喊泉、滑索、卡丁车等游乐项目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节假日里,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的乡村游格外红火。

“真的是太刺激了。”刚体验完蹦极的吴姓游客对记者说,很早就想来这里体验蹦极、越野卡丁车这些项目,此次恰逢长假,就和家人一起过来游玩。

苏家山村地处周宁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大山中,海拔800多米。昔日的这个贫困小山村,短短几年间已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

鲤鱼溪两岸古民居林立。(王东明 摄)

来自福州的一黄姓女游客第一次来周宁,她说,之前都是在朋友圈里“游”苏家山,这次和朋友一起过来亲身体验,站在玻璃栈道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接下来,还要去鲤鱼溪、陈俏村走走逛逛。

近年来,周宁县围绕“滨海亚高原生态旅游县”发展定位,全力推动全域旅游。苏家山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引进玻璃栈道、空中滑道、越野卡丁车、丛林穿越探险等户外娱乐体验项目,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游。

苏家山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这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遇上节假日,有时候都忙不过来。

与苏家山旅游景区的户外运动项目相比,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的夜游灯会又别有一番韵味。

古老村落里,“状元”夜游灯会通过“状元游街、状元迎亲、夜游祭月、蟾潭河灯、天灯祈福”等五大主题活动,推介西浦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吸引4000多名游客远近而来,游园赏灯、购物消费。

喧天动地的锣鼓声中,身着红装的“状元郎”骑在高头大马上,由“仆从”牵着马游街,好不气派。一路上,“拦马赐福”“状元祭祖”“状元劝学”等互动环节穿插其间,好不热闹。

随后,“状元迎亲”场景再现。骑着高头大马的“状元郎”,由乐队敲锣打鼓开道,将“公主”迎回家。“状元郎”牵着新娘跨过马鞍、火盆,进了缪府大门。待新娘敬香茶、夫妻拜天地后,“状元郎”用一杆秤挑起红盖头,这就意味着娶了个称心如意的妻子。

晚上,西浦古街各处红灯笼依次亮起,“状元郎”携妻夜游,把酒赏花祭月。蟾潭上,一盏盏莲花式样的河灯亮起,慢慢漂向远方;天空中,一个个天灯依次飞起,带着人们圆圆满满的愿望越飞越高。

“今天景区给大家提供了三十个摊位,我和我爱人就有两个摊位,一天收入达到1000多元。”西浦村村民缪仕利兴奋不已。

据西浦村景区负责人介绍,仅夜游灯会开幕当天,西浦的金丝扣、香笋干、高山茶、板栗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就被游客争相抢购,累计销售了2000多斤;餐馆、奶茶店生意红火,酒店、民宿入住率更是高达100%。

这个至今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南宋特赐状元缪蟾的故里,以“廊桥水乡·状元故里”闻名遐迩,现还有了“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等金字招牌。

犀溪镇党委书记徐庆龙表示,西浦“状元”夜游灯会依托西浦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假日期间推出“状元夜游”“蟾潭河灯”等精品项目,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夜游、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体验,不仅是犀溪镇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更是犀溪镇掘金夜经济的第一步。

近年来,犀溪镇深挖西浦状元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创造性推出多个文化精品项目,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农业发展,扶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开办农家乐、特色民宿,发展家庭农场和采摘游,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