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天桥下拍摄三角梅。 拍客 咫尺幸福 摄
三角梅与蓝天相映成趣。市市政园林局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朱惠嫣)已入秋的厦门依然暖意融融。街头巷尾,紫红色、橙粉色、雪白色的三角梅如火如荼地盛放,天桥花瀑、湖光花影,城市变身“油画长廊”。三角梅的蓬勃生命力与厦门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既热烈,又坚韧。如今,这份“怒放的温柔”已融入城市肌理,成为厦门最动人的风景线。
近日,在筼筜湖西堤入海口的廊桥边,三角梅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市民漫步花桥,仿佛走入湖中画境。坐公交车到海湾公园站,即可邂逅这一片静谧花海。
集美区杏滨路高浦村人行天桥则因三角梅的“疯狂”生长意外走红。红、橙双色花枝如云霞倾泻,覆盖整座天桥,仰拍视角下,繁花与蓝天交织,被网友赞叹“以为是LED屏特效”。乘公交车至全总休养中心站,抬头就可见这片“花之穹顶”。“周末特意坐公交车来拍照,没想到天桥能美成这样!”市民陈女士举着相机,在花枝轻颤间捕捉光影。上午6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是摄影爱好者推崇的黄金时段,避开人流,更能拍出“人比花娇”的意境。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国家三角梅种质资源库,堪称三角梅的“大观园”。蒙娜丽莎的淡雅、白雪公主的纯净、热火桑巴的浓烈、绿樱的清丽……500余种三角梅在山谷梯田间铺陈,形成斑斓花瀑。游客穿梭其间,不仅能赏花,还能通过标志牌了解品种。
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的“市花岛”上种植了120余种色彩、形态各异的三角梅,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不同品种的三角梅高低错落,有的成丛点缀,有的沿坡铺展,打造出极富层次感的花境,串联起一片片波澜壮阔的花海。
链接
四步打造家庭“小花海”
三角梅是很多市民阳台的主角,但“花难开、开得少”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园林专家指出,三角梅养护需“对症下药”。
■土壤:选择疏松透气的偏酸性土壤,避免积水渍涝。
■浇水:夏秋供水需充足,冬春生长放缓应控水。
■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间隔10天至15天一次。
■修剪:花后及时剪除残枝,刺激新枝萌发。
对于期望调控花期的市民,可尝试“控水法”:在预期开花前30天-55天断水控水,待花芽膨大后恢复浇水。专家提醒,三角梅根系长满花盆后开花会更勤,建议1年至2年换一次盆,且新盆仅大一号即可。冬季需注意防寒,温度低于5℃易冻伤,需及时将三角梅移入室内。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