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2025福建企业100强发布大会上,省企联、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发布了“2025福建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服务业企业100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等4个榜单。
榜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发布中国企业500强的做法,主要以2024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综合参考上市公司公开年报、省国资委及省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评定。活动还同步发布《2025福建企业100强发展报告》。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贸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以百强为代表的福建企业依靠创新,不断提升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国际化经营,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战略定力。透过多份榜单,可见闽企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组:规模跃升、结构向优、拥抱全球。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闽企“头部力量”持续壮大,折射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活力。
规模跃升,稳中有进
梳理多份榜单发现,闽企“稳”的格局、“进”的势头没有改变。
入围门槛是衡量百强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2025福建百强企业入围门槛为106亿元,比上一年提高5亿元。其中,12家企业年度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同时,2025福建百强企业共实现净利润总额2778.64亿元,较上一年增幅13.12%,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此外,2025福建百强企业的资产总额延续了近年来持续扩大的趋势,较上一年增长5.6%。
“入围门槛、净利润、资产规模之变,反映出福建经济‘家底’更加夯实。”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茂兴说。
跳出福建来看,在2025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福建有6家企业入围,数量与前两年持平;入围2025中国企业500强的福建企业有20家,数量排名全国第8位。
这份韧性和活力背后,得益于“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从产业分布来看,在2025福建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为近年来最高,达49家,比上一年增加了2家;从2025福建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来看,制造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45%,利润总额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2%。
“一定程度上,百强企业对促进福建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起到关键作用。数据显示,2025福建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60053.9亿元,纳税总额为2191.4亿元。员工人数也呈上升之势,较上一年增长2.9%。”黄茂兴说。
地域上,2025福建百强企业仍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和泉州,产业集中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一些向“新”逐“绿”的企业,排名提升较快。如,入围2025中国企业500强的20家福建企业中,福建广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上升势头最猛,与上一年榜单相比,从485名上升到309名,上升176位。
结构向优,创新引擎强劲
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动能,更多数据反映出福建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积极进展与结构性变化。
榜单显示,2025福建百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达553.5亿元,较上年增长10.7%。从研发强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百强企业整体研发强度达0.92%,较上一年提升了0.11%。其中,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86.07亿元的研发投入高居榜首。
可圈可点的是,更多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上下功夫。2025福建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意愿增强,开展研发活动企业比例达87%,研发强度创历史新高;拥有专利的企业数继续提升,标准制定能力稳步增强,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数大幅增长,较2024福建企业100强增加245项。
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铿锵有力。从研发强度指标来看,制造业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9%,显示出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升级和规模扩张中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另一组数据同样印证了福建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强劲态势。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较上一年增长45.11%,体现了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核心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记者注意到,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持续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百强营业收入4628.5亿元,较上年增长2.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
福建省福化鲁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和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表现亮眼。前者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激增1577.16%,成为增幅最高的企业;后者则以172.45亿元的营收增量位居前列,凭借规模优势实现了营收规模的大幅跃升。
随着福建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更多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链主”企业崛起。其中,福建申远新材料、福建福清核电、锐捷网络、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四三九九网络、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福建省华龙集团饲料、厦门松霖科技,分别成为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电子核心产业、数字创意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
拥抱全球,做世界的“合伙人”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闽企仍然表现亮眼。
这从许多数据中可见一斑:有6家企业列入2025世界企业500强榜单,分别为厦门建发集团、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厦门象屿集团、兴业银行、宁德时代和紫金矿业集团。6家企业在人均效益方面表现优异,人均净利润5.98万美元,比世界500强平均水平高出1.73万美元。
从2025福建企业100强榜单中,也能一窥闽企全球化布局的新图景:有海外经营业务的企业较上一年增加了2家,海外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增幅为15%;从长期趋势看,2021—2025年,福建百强企业的海外收入增幅为92%,海外资产增幅为72%,海外员工数增幅为52%,均呈现快步上升态势。
“分析相关榜单可知,国有企业是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军,其海外资产总额占百强企业海外资产的94.9%,且海外收入占比相较上年增加了8.1%。而民营企业海外员工数也有所提升,意味着更多的企业跨国经营步伐稳步推进。”黄茂兴说。
从地区分布来看,在海外收入方面,2025福建百强企业中的厦企以3202.09亿元排名第一,体现了厦门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国际化优势和对外贸易实力;得益于紫金矿业的多元化海外布局,龙岩百强企业以850.19亿元海外收入排名全省第二。
透过这几份榜单,闽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清晰可见,闽企依靠创新驱动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轨迹一目了然。(记者 林霞)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