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及各大网络平台热播,该剧首次全景式展现了福州籍著名烈士吴石、聂曦等隐蔽战线英雄在1949年至1950年的生死暗战,引发海峡两岸观众热议。

作为剧中1949年台北西门町街景及基隆主要场景的取景地,平潭龙山俚欢乐小镇(台湾风情影视基地)也因这部剧的热播,一跃成为当地热门打卡点。这处极具年代感的场景建于2018年,专为影视拍摄而搭建,按1∶1比例复刻了台湾老街区与眷村风貌,如今已升级为兼具怀旧风情与专业拍摄功能的文化街区。

从单一摄影棚与取景地建设到打造多元完善的拍摄基地,从精准高效的剧组服务、政策扶持到培育“创作+交流+消费”复合型业态,近年来,平潭以光影为媒,成功构建起独具海岛特色与两岸风情的影视产业生态。

目前,平潭累计注册影视企业457家,累计接待影视剧组240余个,落地《守岛人》《猎罪图鉴2》《超棒的我们》《灿烂的她》等近150个电影、电视剧、网剧、综艺项目,影视产业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构筑全域影视创作高地

蜿蜒的小路将街道与店铺有序串联,道路两旁的复古招牌随风轻晃,“布料行”“绸缎庄”的门楣散发着浓郁台湾老街区韵味……踏入平潭龙山俚欢乐小镇,仿若开启一场奇妙的时空旅行。

这样充满“镜头感”的人工场景,只是平潭影视魅力的一角。事实上,平潭的影视基因早已深植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之中。

坐拥辽阔海域的平潭,海岸线曲折绵延,沙滩、礁石与草植错落分布,宛如一座浑然天成的“天然摄影棚”,为影视拍摄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视觉元素。

早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便为拍摄电影《海霞》专程而来,让平潭的海岛风光首次登上大银幕;2017年,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孩子们在海岛上探索嬉戏的画面,不仅让更多人认识到平潭的“影视场景适配性”,更为这座城市影视产业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

为进一步释放影视产业潜力、承接更高标准的创作需求,2019年,平潭在保留利亚船厂工业风貌的基础上打造竹屿湾影视基地。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更推动当地影视产业踏上“科技赋能”的升级之路。

改造后的竹屿湾影视基地焕然一新:大体量船坞空间升级为占地5000平方米的电影级VP/XR虚拟制片影棚,900余平方米的LED“立面+天幕+移动”显示屏,搭配全套XR虚拟拍摄解决方案,可轻松满足电影、电视剧、广告等多种场景的拍摄需求;原有码头区域经过绿化升级,成为兼具观景与拍摄功能的港湾平台;演员公寓也完成迭代,转型为集住宿、办公、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区,全方位保障剧组拍摄需求。

“除了打造丰富的场景,虚拟制片影棚另一大优势在于摆脱了时间、光线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过‘后期前置’模式,大幅压缩拍摄与制作周期。”平潭海创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林臻介绍,自2024年5月投用以来,影棚已承接《谷围南亭》《小径分岔的花园》等多个优质影视项目,推动平潭影视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依托竹屿湾影视基地在科技与场景打造上的“硬核实力”,平潭进一步整合全域资源,将碧海奇礁的滨海风光、石头古厝的人文底蕴,以及独特的“蓝眼泪”海洋奇观纳入“全域外景宝库”,进一步放大场景优势。

打造两岸影视融合标杆

在场景革新筑牢产业基础的同时,平潭凭借得天独厚的对台区位优势,正加速从两岸影视交流的“中转站”蝶变为深度合作的“产业标杆地”。连续举办5届的IM两岸青年影展便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关键实践。

作为目前两岸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青年影像交流活动,IM两岸青年影展自2020年创办以来,始终以扶持青年影视创作者为核心使命,累计征集作品12705部,多部长片扶持项目已进入拍摄或后期制作阶段。如今,影展不仅是两岸影视文化交流的核心枢纽,更成为两岸青年影人追逐光影梦想的重要平台。

今年9月,第五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圆满落幕,以“风,自有方向”为主题,吸引力再创新高:主竞赛单元共征集剧情短片和非剧情短片2578部,作品覆盖全球399所高校,其中台湾地区投片同比增长42%,实现台湾影视专业高校全覆盖,超3000名台青参与创作。

影展期间的“72小时极拍”单元,更是让两岸青年影人的交流从“思想碰撞”走向“实践协作”。台湾艺术大学毕业生游智杰带领团队与大陆创作者组队,以长江澳等平潭地标为取景地,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了从剧本构思、实地拍摄到后期剪辑的全流程创作,其极具实验性的短片《平潭寻奇》一举拿下该单元一等奖。

“两岸青年创作者对创作的渴望、对电影的热爱是相通的,在平潭IM我们能碰撞出无限火花。”游智杰说。

“影展搭建的交流平台持续释放磁吸效应,不仅汇聚了优质创作资源,更推动产业要素加速集聚,为吸引两岸影视企业落地扎根提供了坚实支撑。”平潭党工委宣传与影视发展部二级主任科员王哲介绍,目前当地已累计注册影视企业457家,形成了涵盖拍摄、制作、院线、演员经纪等环节的产业链条。

激活影视文旅消费生态

“追完《猎罪图鉴2》,假期一到,立刻带着孩子奔赴平潭长江澳,就为亲眼看看剧中的风车盛景。”来自福州的游客林欣说。

近年来,随着《猎罪图鉴2》《守岛人》等多部在平潭取景的作品相继热播,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带动平潭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在此背景下,平潭顺势而为,以“影视+”为纽带,推动荧幕流量向文旅消费深度转化,逐步构建起覆盖全时段、融合多业态的产业延伸生态体系。

“影视+研学”成为亲子文旅新赛道。竹屿湾影视基地深挖产业资源,开发影视实景体验、非遗手作等特色课程,目前已累计举办34场活动,吸引超万名学生参与。

夜间经济焕发新生机。追“泪”大本营、露营休闲营地等特色场地相继亮相,星空电影展映、露营音乐会等影视主题活动轮番登场。丰富的业态不仅精准承接了日间研学客流,更构建起“白天沉浸式体验影视研学,夜晚打卡影视主题休闲项目”的全时段文旅新格局,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今年7月,龙山俚彩虹市集盛大开市。市集以“文艺+现代+复古”为定位,将复古眷村巷弄、港式茶餐厅与台式风味小店巧妙串联,成为海峡两岸烟火气交融的夜经济新地标,开市当日便吸引超6000名市民游客参与。

除了多元业态,平潭还依托核心影视资源推出特色服务:借助XR虚拟影棚,创新推出婚拍旅拍、影视主题写真定制服务,让游客化身“影视主角”,在海岛美景中定格专属记忆;“海坛1号”游轮打造“海上追落日”影视主题航线,自投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相关线上话题曝光量突破2亿次。(记者 刘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