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当福州三对年过九旬、婚龄超60年的夫妻,以不同方式安享晚年——老兵章友水夫妇获政府买单的上门照料,教师陈良夫妇在社区重拾浪漫,老党员林葆正夫妇在福利院守着四世同堂的温情,“有福之州、幸福老人”的城市底色,在这些具象的幸福里愈发鲜明。
福州的养老成就,写在“多元适配”的精细服务里。没有“一刀切”模式,只有对老人需求的精准回应:针对居家老人,21家服务组织撑起3.35万人的“上门守护网”,像章友水夫妇这样的特殊群体,更享全额政府补贴服务,填补子女陪护空白;面向社区老人,嵌入式机构成为他们“第二个家”,从每日文娱活动到紧急呼叫响应,让陈良夫妇直言“想终老于此”;对于需要兜底保障的老人,公办福利院以93%的护理床占比,为老人们夯实安心的基石。三种模式互补,织就起“在家可养、社区可托、机构可依”的保障网。
这份成就,更写在“民生为本”的投入与温度里。1582.67万元床位补贴、1350万元公益金注入、城乡养老设施100%覆盖,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对老年群体的郑重承诺;而护理员融于日常的细心、社区机构里重拍的婚纱照、子女常伴的天伦之乐,更让养老不止于“老有所养”,更达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一枝一叶总关情,三对老人的“享”老生活,是福州养老工作的生动注脚。当一座城市把老人的晚年放在心上,用多元服务托底、用温情细节赋能,“有福之州”便不再是口号,而是每位长者脸上真切的笑意、触手可及的福气,也是“幸福老人”最坚实的底气。(壹成)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