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订单数据也能变‘抵押物’,专班和信用社真正读懂了我们的痛点。”日前,长汀县某家居用品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

长汀县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主营竹木咖啡收纳盒制造,企业租用厂房进行生产,无房产、土地等物抵押,且跨境电商汇款周期长(平均90天),导致流动资金缺口较大。长汀县工作专班联合发改局、工信局,构建“企业订单+政府增信”评价模型,协调长汀农信联社推出“外贸订单贷”,依托企业近两年跨境电商订单数据,发放260万元保证贷款,利率较同类产品低1.2%,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该企业的贷款模式,主要得益于龙岩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样成功的案例,在我市仅是众多成功案例的一个缩影。

机制建立以来,工作专班有力推动银行机构依托福建省“金服云”平台、龙岩市“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和各机构自建的金融服务平台等大数据平台,整合信用风险分类、纳税信用等级、经营流水等信用信息,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主动向信用风险低、信用评价好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有效破解企业缺乏抵押物、担保人的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惠企政策,金融机构主动走访了解贷款到期前的续贷需求,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用足用好财政贴息、支农支小、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加大降息让利力度,帮助小微企业节约成本,渡过难关。

作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重要一环,“千企万户大走访”一端连着企业,一端连着政府和金融机构。

上杭县某竹叶公司就是该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上杭县农商银行在小微企业大走访活动中,客户经理了解到该企业正面临资金周转难题,四处筹集资金归还银行贷款。为此,客户经理打破常规流程,争分夺秒,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了从资料收集、审核到手续办理的全部流程,为该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助力企业顺利归还了贷款。

2024年11月1日全省动员部署视频会召开后,我市第一时间建立市、县两级工作机制。市级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全市工作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培训会、调度会,召集人单位先后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各银行机构开展“明察+暗访”调研督导。同时,将市委社工部纳入机制成员和专班范畴,加强社区工作队伍网格化走访指导,充分发挥各商会协会密切联系企业优势,提升走访对接工作效率。

通过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堵点和弱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反馈。供需两端同向发力,精准筛选“码”上走访名单,全面铺开“码”上走访活动。在此基础上,实行“需求清单”“申报清单”“推荐清单”三张清单运作模式,实现融资需求精准策划,闭环管理。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对于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专班与银行、乡镇密切沟通协调,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需求和融资问题,迅速启动协调程序梳理解决菜单;乡镇针对每个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指派专人、网格员进行“一对一”帮扶,认真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问题,为落地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银行针对“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客户,抽调业务骨干,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资信状况、实际融资需求等信息,帮助选择信贷产品,指导企业做好申贷材料,快速进入客户调查、审查、审批流程。

截至8月31日,全市已摸排走访经营主体18.93万户次,“申报清单”“推荐清单”经营主体数5.92万家,累计授信5.42万笔、471.96亿元,累计放款5.38万笔、435.74亿元。

记者手记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生态中的“毛细血管”,联系着千家万户。我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引金融活水润“千企万户”,见证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流动,更是一种发展的力量在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金融“养分”的滋养下,这些企业会不断开枝散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记者 雷树功 通讯员 傅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