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与上杭县蛟洋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达成一笔水权交易。此次交易中,1.21亿立方米水权由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流向”上杭县蛟洋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这次交易不仅刷新了全省单笔水权交易的体量纪录,更突破了“转让水库工程资产即转让取水权”的传统模式,是上杭深化水资源资产化、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事件,成为全省用水权改革的重要实践。

据了解,紫金铜业有限公司通过增设循环冷却塔、给循环水投加水质稳定剂提高浓缩倍数等节水措施,节余了大量水资源。另一边,上杭蛟洋新材料产业园迅速发展,入驻企业和新建项目水资源供需关系趋于紧张。在此背景下,经省、市水利部门大力指导和推动,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将竹背水库和田螺坑水库共1.21亿立方米的取水权转让给上杭县蛟洋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交易期限为2025年7月26日至2033年12月26日。

“买方集中购买水权,根据实际需求精准分配给企业,解决园区用水供需矛盾,政府则借此推动企业节水行为,积累改革经验,真正实现了水权改革的多方共赢。”上杭县水利局局长李德林说。

此次交易还实现了另一突破,即改变了过去“转让水库工程资产即转让取水权”的传统模式。过去,水权概念相对模糊,人们在观念上认为受让水库资产就自然获得了对水库内水资源的使用权。此次交易进一步区分了水资源使用权与资产所有权,以实际操作对厘清水库工程资产和取水权之间的关系作出有益探索,增强了水权流转的市场化和灵活性。

近年来,上杭围绕用水权改革、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开展了有效探索。2023年2月7日,全省首宗水权交易项目成功落地上杭;今年,上杭成功获批2025年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县,为全省首个且唯一获此资质的县(市、区),并被列入福建省用水权交易市场化创新试点县。截至目前,上杭已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15单(含水票1单),交易水量达1.25亿立方米(含水票35万立方米),交易类型日趋多元,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我们将持续深化水权改革,打造‘水权超市’,探索‘集中收储+有偿出让’的交易模式,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李德林说。(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江春凤 兰明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