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9d4cea4e8e.jpg

  霜降时节,涵江白塘湖秋风习习,“水上巴士”如一道移动风景线,沿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穿行而来,为白塘湖公园送来新一批的游客。

  湖畔湖间茶舍内,游客围坐茶桌,赏湖光水色,品茶韵幽香(如图)。“‘水上巴士’开通,为村里输送人气,带旺了旅游业。”茶舍老板李白是白塘洋尾村人,此前在山东、广东经商,回乡时发现家乡在木兰溪综合治理后悄然蝶变,水清岸绿景美。他看中湖岸文旅商机,沿湖开设茶舍,如今成为网红打卡点。

  眼下,在家门口就业的李白正计划扩展茶舍空间,打造景观展示区,拓展研学、培训等项目,释放木兰溪综合治理效益,把“水上巴士”带来的游客“流量”转化为文旅经济的“增量”。

  谁能想到,如今水面开阔的白塘湖,过去湖岸杂草丛生,水质差,还发生过洪灾。得益于木兰溪综合治理,建起一系列显湖露水、扩湖靓景、名村保护、公园改造等工程,主湖面积由385亩扩大到580多亩,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水质也由原来的“四类水”,到现在长期保持“三类水”以上标准,野生鸟类逐渐回归湖心。去年10月,白塘湖入选福建省首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单。

  今年,白塘湖公园与湖畔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联动,先后举办“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以及全国摄影大展、端午赛龙舟、丰收节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家门口的小吃经济”发展,推动洋尾村的文旅经济迈上新台阶。

  洋尾村伴水而生,因地处莆田北洋平原之尾,故得名洋尾,是南宋抗金名将李富的故乡。洋尾李氏文化源远流长,村内古建临水而筑,是极富水乡风情的露天博物馆。

  文化“活”起来,文旅“火”起来。白塘李氏文物管理所所长李玉水说,洋尾村不仅是进士文化、家风文化、姓氏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更是千年妈祖文化、龙舟文化、元宵文化的源流地之一。央视直播多次在洋尾村取景,越来越多人开始熟悉洋尾的历史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木兰溪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绿心和历史文化交融,随着“水上巴士”白塘段的全面通航,促进了白塘湖公园文旅深度融合,群众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市烟草专卖局驻洋尾村第一书记方志峰介绍,“莆阳开春”系列活动期间,累计吸引游客近80万人次,白塘湖文旅产业从“爆红”走向“长红”。当前,洋尾村新辟主题党日活动、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干部主题教育等基地,为八方游客带来活动新载体、文旅新体验。

  白塘湖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以水为轴、为街、为景,北接萝苜田等涵江城市中心、前接绿心窗口,打造集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商务购物、养生宜居为一体的活力片区。今年木兰溪流域治理白塘湖教学点列入涵江区主题教育特色现场教学点。通过现场教学,引导党员干部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木兰溪综合治理中的实践伟力,自觉担当、主动作为,进一步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记者 黄凌燕 温露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