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进一扇门,事就能办成

工作人员在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交流。

  3日上午,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平潭在招商引资方面再次奏响“大招商”奋进曲。

  近年来,平潭聚焦“四大经济”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投资促进工作,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下好招商“一盘棋”,“一委一局一集团”的招商大格局目前也在加速构建中。

  理顺机制 夯实招商主责

  “这个由另一个部门负责,您需要找一下他们。”过去,这句话总被企业负责人诟病,空有意向项目却不知道找谁敲定。谈及过往项目落地工作情况,从事生产加工的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平潭的招商团队已全然不同。“现在是只进一扇门,事就能办成。”

  企业负责人口中的“门”,正是2021年10月成立的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实验区投促委”)。这里汇聚了各个机关单位和国企的精兵强将。

  此举是平潭破局招商痛点的一个改革,实验区投促委内设10个部门,包括5个综合保障部门、5个产业招商部门。按照“一个重点产业、一份产业报告(规划)、一张招商图谱、一个招商方案”的思路,力争招大引强、招新引优。

  把招商相关的工作流程汇聚在一起,办起事来就如同在自家跑。这也是不少企业家的心声。“办事顺利了,签约后很多服务都不用我们操心,这样项目落地看得见,有进展,我们投资也放心。”一位企业家说。

  “过去我们产业底子薄,但通过成立实验区投促委、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让招商工作更加市场化运作,可以说这是审时度势的一个新开端,也期待通过‘一委一局一集团’的构建,为项目签约、落地、动工、达产提供金牌服务。”实验区投促委常务副主任叶苏凤说。

  明晰职责 助力精准招商

  2023年上半年,实验区投促委新增签约项目27个,目前云上居影视文化产业项目、甄·海域度假民宿群项目、智能光纤传感监护仪系列产品项目开发、猎户星空智能服务机器人销售基地等项目均已落地。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实验区持续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组建高素质、专业化招商团队,创新推进极简审批服务,促进招商成果深度转化,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底盘的成果。

  据介绍,为让项目有始有终,招商工作也制定了标准流程,即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项目挂钩领办服务、周调度、首接首招、限时办结、服务承诺、“企话岚图”企业家面对面、年度考评8个制度,同时完善近20项的内控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运行,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

  实验区投促委负责新兴产业招商的相关负责人称,走着坐着想招商、不同场合讲招商、各行各业盼招商,已成为平潭新“风景”。同时,各个产业招商小组的工作人员通过挂图作战、“一周一通报”、量化考评等方式,倒逼任务完成。

  强化调度 提升招商实效

  “我们会将‘企话岚图’茶叙会继续办下去,像拉家常一样解决企业落地遇到的问题。”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徐顼表示,将加快推动集团投入运作,形成全面支撑实验区投资促进工作的完整架构。

  从成立实验区投促委,再到设立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平潭为企业做好服务的初心始终不变,招商的目标更不变。徐顼表示,将运用资本招商,学习深圳、合肥等地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平潭实际,围绕实验区重点产业成立产业引导基金,以优质区属国企为主体,聘请专业化基金管理团队,力争募集百亿规模产业引导基金,助推旅游、大健康、集成电路、海洋经济等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此外,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也是实验区践行国资国企改革的又一个创举。实验区国资局局长沈福泉认为,成立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能够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在人员招聘、项目合作上都可以有新的突破。

  据介绍,实验区投资促进集团有限公司以“招优引强企业、做精落地服务、培育壮大产业”为目标,围绕文旅、海洋经济、物流贸易等实验区重点培育产业,灵活运用“政策+金融+服务”等组合拳,招引“辐射带动广、集群效应大”的优质企业落地平潭,打造成为实验区经济增长的特色支撑点。记者 何燕/文 林君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