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体会八闽大地的独有浪漫;信步商圈,触碰国潮演艺的时代脉搏;穿梭市井,解锁特色商业的多姿多彩……当国庆遇见中秋,福建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亮点纷呈。

“双节”期间,我省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坚持“惠民生”与“促消费”同频共振,深化多业态消费融合,持续打响“全闽乐购”品牌,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向好、活力涌动。据第三方机构统计,10月1日至8日,全省线下交易总规模达497.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全省网络零售额达203.7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

政策领航,精准释放消费潜力。9月27日,“购在中国·全闽乐购”2025福建悦购金秋消费季拉开帷幕,政企协银多方联动,叠加系列惠民政策,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激活商品消费“一池春水”。10月1日至8日,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商务领域补贴资金1.66亿元,带动消费12.62亿元,惠及消费者9.25万名。

活动赋能,消费热潮席卷八闽。假日期间,全省联动开展超1000场促消费活动,以“千场活动+政策补贴”推动形成“一市一品牌、全域共繁荣”的生动局面。

来福州、簪福气、送十福、享福利——在福州,“惠聚榕城·福满金秋消费季”促消费活动全面点燃消费热情,围绕十大“福文化”消费板块,发放超2000万元福满金秋“福利大礼包”;在泉州,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于9月30日盛大启幕,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1月3日,以超百场市县联动促消费活动、超3.5亿元优惠让利点燃消费热情,聚焦八闽好物集等五大板块,覆盖多元消费领域,让世遗古城在烟火气与文化感的交融中,迎来最长消费季;莆田以“悦购金秋·莆超燃购”为主题,开展国庆中秋龙舟·美食文化周、百米木雕《京杭大运河》江南卷完工仪式、亚太音乐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万商云聚惠龙岩——各大商圈通过“文化+消费”“赛事+市集”“线上+线下”等模式,联动打造消费盛宴。

场景上新,不断开拓消费蓝海。在厦门中山路,百年商埠与三维数字艺术碰撞出精彩火花,沿街建筑、人文故事化作“数字幕布”,一睹非遗风采,流连古厝芳华;在福州中洲岛,浩瀚江水与潮流建筑相映成趣,“心夜”“争爱”等品牌全国首店在此落户,首发经济正在重塑消费生态,使品牌与商圈更好实现“双向奔赴”;在泉州西街,一批国际名品、国货潮品、老字号店铺、特产好店正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东风而起,成为入境游客必逛必购的不二之选。各地深入落实《福建省关于促进境外人士入境消费便利化的若干措施》,丰富消费场景、优化商品供给、提升消费体验,更好满足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

业态融合,特色标杆持续“出圈”。体育赛事激活城市经济。莆田倾力打造“莆超”足球联赛,以赛聚人气、以赛促消费,实现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赛事期间推出“票根经济”,创新“1元购票+票根优惠”模式,共有60多个商家组团加入票根经济联盟,观众可凭门票在餐饮、景区、鞋服等领域享受折扣,让门票成为“城市消费通行证”和“全城消费VIP卡”。

文旅品牌助燃消费市场。南平以“一路‘香’逢武夷秋”为主题,重磅推出128个“香”主题点位和5条“香”主题线路,精心策划120余项文旅系列活动,营造“香味十足”、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三明推出“在三明做客 秋韵满人间”节日文旅系列促消费举措,举办尤溪草根音乐节、泰宁啤酒美食嘉年华等商文旅融合活动,大力引客入明。

地域美食繁荣市井烟火。作为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漳州以“地道古早味”写就城市金名片。冰爽四果汤、漳浦河豚宴、诏安全牛宴……山海滋味招引游人纷至沓来,悉心感受闽南慢时光,巴浪鱼干、白水贡糖、东美糕、枕头饼,都是让人念念不忘的绝佳手信。

假日经济活力迸发,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不断涌动的消费热潮正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尤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