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城鸟瞰 余祥龙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靖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接续奋斗,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如今,一幅幅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画卷在南靖大地上持续铺开。

十年来,南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GDP由2012年的154.8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43.84亿元,总量是2012年的2.22倍。规模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10.5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8.45亿元,总量是2012年的2.18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99%和235%。

工业提质 产业集群

十年来,南靖产业升级优化取得新突破。全力推进“一区四园”重点工业发展区域建设,围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健康和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旅游文化、现代农业的“4+2”产业精准发力,一二三产齐头并进。

南靖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建设,重点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工程,全力打造“四个百亿”集群,深入开展“百名干部挂百企”活动,出台《“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九条措施》,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南靖通过加大工业园区设施建设,实现“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目标,形成完整的精密机械产业链,并着力打造漳州台商精密机械产业聚集地,力争将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建成台商登陆的“第一家园先行区”。

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是福建省闽台产业合作“五区十园”之一,入选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年来,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园规划范围约21.3平方公里,包含丰田园核心区、山城园片区、高新园片区。其中,工业用地约9.5平方公里。园区致力发展机床绿色铸造、高精密加工中心、高精密数控机床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的“四高”型项目,培育壮大研发设计能力强、工艺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

十年来, 南靖工业企业发展呈现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趋势。工业经济运行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和优化,涌现出漳州万利达、漳州东刚精密机械、豪士食品、漳州万宝能源等优秀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成了南靖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南靖拥有规模工业企业17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1家。

生态为先 全域旅游

十年来,南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七个五”工程,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和环境修复,开展生态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管护机制改革,落实“河长制”,推行工程项目带动环境治理。实施“环境执法大练兵”和“清水蓝天”专项行动,流域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3%以上,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全市首位。建成美丽乡村105个,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十年来,南靖以世遗土楼景区为龙头,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大力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业态,依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特色产业等元素,做好融合文章,构筑旅游产品多元化,从土楼景区的“一枝独秀”到全域景区的“满园春色”。2021年,南靖成功举办土楼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大赛,土楼景区入选全省首批“气候康养福地”,书洋镇和璞山村分别上榜全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书洋镇石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如今,南靖初步形成以“世遗”土楼为核心,以云水谣、塔下、石桥等一批独具韵味的古村落为依托开发的生态文化游;以南坑咖啡园、兰花园、生态茶园、温泉、紫云山庄为重点拓展的休闲养生游;以紫云寺、石门岩、慈济行宫为代表的朝圣游;以东溪窑、田中赋土楼群、文昌塔为核心的文化游;以科岭红色景区、南坑大岭为重点的红色游。2021年,南靖全县接待游客574.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69亿元。

农业壮大 乡村振兴

十年来,南靖全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以茶叶、蔬菜、畜牧、水果、食用菌、中药材、麻笋、兰花等8个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全产业链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南靖在金线莲、茶叶、兰花等产业方面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南靖兰花从业人员2万多人,兰花年产值约15.5亿元;南靖茶叶年产量2万吨,创产值20亿元;栽培金线莲面积1800亩,产值超10亿元。

同时,南靖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借力“三微一端”、直播卖货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兰花、茶叶、金线莲等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新业态。鼓励发展直播带货、抖音卖货等新业态,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助推群众致富、村财增收,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有网上商铺1万多家,农副产品电商产业产值达到了12亿元。

十年来,南靖着力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南靖土楼茶、南靖兰花等特色品牌全面打响,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5家,被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百强先进县”。

2021年,南靖新增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9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南靖蕉柑”“南靖土楼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南靖兰花”搭乘“神舟十二号”飞船开展太空育种。

十年来,南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输血、活血、造血”三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如今,南靖16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0%达到10万元以上,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有46个,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5个。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9.1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2元。

民生夯实 增进福祉

十年来,南靖民生福祉提升达到新水平。民生短板持续补齐,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平均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81.2%,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330多个,大力推进县城“八大片区”建设。

民生基础设施方面,提升改造人民路、建设路等市政道路17条,建成麒麟山兰桥、湖心岛音乐喷泉、中山廊桥等一批地标建筑,国省干线基本完成“白改黑”,实现“镇镇通公交”。

教育、医疗和养老方面,学前三年入园率提高至99.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5张,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村(居)全覆盖。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称号,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保持在99.6%以上。位于靖城镇的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1900亩,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老年大学等。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填补南靖高等院校的空白,对加快推进南靖一体化进程,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年来,南靖突出民生为本,让发展更有温度,并积极谋划实施一批产业发展和民生基础项目,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通过加大财政对民生的倾斜力度,南靖着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人民生活水平更有质感。

砥砺十年铸辉煌,踔厉奋发启新程。未来,南靖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人民至上,打造实力南靖、活力南靖、魅力南靖,奋力谱写富美新南靖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靖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