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
“我是闽南的少年,唱响闽南的歌”
台湾男孩用闽南语说唱,沟通两岸青年,拉近彼此距离。
文ㅣ龙敏
“我是闽南的少年,这是闽南的歌,闽南的兄弟,来自闽南的我”
“闽南的兄弟的心永远在这,为了家里的长辈过更好的生活,兄弟斗阵走”
……
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十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首次参加论坛的华侨大学法学院台生、闽南话说唱乐团“闽男本色”主理人陈柏源,现场献唱了他最近创作的新歌《闽男本色》,火爆全场。

台湾青年、华侨大学在读台生陈柏源在论坛现场进行歌曲表演。
“祖籍在福建泉州”
“歌中讲述了闽南人渡台湾海峡‘黑水沟’去台湾的故事。”陈柏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是一名在台湾出生长大的中国人。”陈柏源出生于1999年,来自台湾台中,儿时就从长辈口中得知“祖籍在福建泉州”。
陈柏源介绍,2018年他在美国读高中,当地的村子有400多人,只有他是亚洲人,在这种环境下,曾遭受过歧视。因此,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大陆读书,2018年考取了华侨大学。
在来福建前,陈柏源并不了解闽南语的历史。“踏上泉州的土地后发现,他们和我说着同样的语言,这里也有妈祖庙,也有面线糊。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台湾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泉州、厦门、漳州一带渡台湾海峡‘黑水沟’去的台湾,流传着‘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的故事。”
闽台历史渊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陈柏源。“在泉州感受到了无比的亲切,不管是风俗、民情、文化都是一样的,更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创作闽南语歌曲为抗疫助力
“请你间隔一米,保持距离。”“早晨起床,先做核酸。”“口罩戴上,作伙抗疫。”在2022年泉州疫情防控期间,陈柏源和朋友创作的《全闽抗疫》火爆出圈,一经推出,十二小时点击量破百万。
视频中,接地气的歌词、“洗脑的旋律”和浓浓的闽南味让不少网友直呼上头,为抗疫注入能量和活力。今年3月底,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也为陈柏源点赞。
“在居家时,我们也想为泉州抗疫出一份力,通过接地气的歌曲助力疫情防控,为抗疫人员带去一线慰藉和力量。”陈柏源说,因为当时就酷爱说唱,当地又有闽南语环境,所以他初步尝试把闽南语元素加入说唱的歌词中,没想到效果非常好,作品也得到了听众的共鸣。
“做两岸青年间的纽带”
在第二十届海峡青年论坛上,他表示,要用闽南语歌曲沟通两岸青年,拉近彼此距离。“此前,都是台湾传闽南语歌曲到大陆,很少有大陆闽南语歌曲传到台湾。”
陈柏源曾系统地学习电子鼓、说唱等音乐制作技能,和朋友们组建了“闽男本色”厂牌。他说,希望用欢快的说唱形式把自己在大陆的所见所闻所想传递回台湾,让更多台湾青年知道祖国大陆,相信用爱与歌声能增进两岸年轻人之间的情感,以“闽南语联结闽南魂,做两岸青年间的纽带”。
“走在泉州的路上,回到最初的故乡,有郑公保护啊,我的丝绸之路啊。跟着步伐,喜欢的话就住下,这里是让国富的蓝色丝绸之路啊……”在歌曲《蓝色丝绸之路》中,陈柏源表白祖籍地泉州。
目前,他先后和团队一起创作《蓝色丝绸之路》《全闽抗疫》《闽男本色》等十余首闽南语歌曲,其中《越来越好玩》在台湾岛内综艺节目里被演绎,播放量超10亿。
“我是闽南的少年,唱响闽南的歌。”陈柏源说,要创作更多的闽南语歌曲,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看看,“这里曾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