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14日宣布,总统约瑟夫·拜登定于7月13日至16日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这将是拜登上任一年半来首次访问中东地区。

面对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中期选举压力加剧,拜登此行将重点说服沙特等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大幅增产,同时寻求修补与这些老盟友的关系,重申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安全承诺,并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白宫14日证实,“能源安全”将是拜登访问沙特的议题之一。

舆论预期,拜登将劝说沙特大幅增加石油产量,以期平抑国际油价,从而抑制国内创纪录的油价和通胀上涨势头,以免民主党在11月美国国会改选,即中期选举中“失分”。

俄罗斯今年2月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中东国家大多保持中立。尽管拜登反复呼吁,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产油国拒绝为了配合西方对俄制裁而大幅增产。这暴露了美国与这些盟友关系日渐扩大的裂痕。

华盛顿海湾阿拉伯国家研究所高级驻会学者侯赛因·伊比什认为,现阶段能够补上缺口的只有沙特和伊朗。由于美伊对立,拜登只能求助于沙特。

国际媒体最为关注的,是拜登此行将会晤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白宫声明中没有提及穆罕默德王储。白宫发言人卡里娜·让-皮埃尔说,拜登此行将会晤多名领导人,“可以预期总统也会见这位王储”。

让-皮埃尔强调,此前遇冷的美沙关系正在“重新校准”,不寻求“决裂”。

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丹·夏皮罗说,拜登政府认定,稳定美沙关系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战略利益;面对当前国际局势,让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同美国利益站在一起,“极其重要”。

沙特政府发布拜登访问消息时,明确提及拜登将会晤王储穆罕默德。

一些分析师说,穆罕默德王储希望利用这次访问显示沙美关系恢复正常。

美国官员强调,拜登这次中东行有更广泛的外交目标,将借助短暂而紧凑的行程,会晤10多名领导人,展示美国在中东地区“重回领导地位”。

所谓“重回”的背后,是美国近年来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沙特、阿联酋等国对美国的安全承诺越来越缺乏信心。比如,沙特、阿联酋多次遭到也门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美方回应力度却令这些盟友失望。

美国高官在吹风会上说,拜登将在耶路撒冷会晤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重申对以安全承诺,讨论两国加强军事合作以应对“外部威胁”事务;结束访问以色列后,拜登将直飞沙特海滨城市吉达,出席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领导人会议。拜登与会首要任务是维持也门停火,并就威慑伊朗协调各方立场。

以色列阿巴·埃班国际外交研究所亚洲政策项目主管格达利阿·阿夫特曼预计,拜登此行将公开鼓励沙特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拜登将会晤巴勒斯坦国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强调支持“两国方案”,恢复特朗普执政时几乎断绝的美巴关系。

阿巴斯的高级顾问侯赛因·谢赫告诉美联社记者,巴方希望拜登到访取得“积极结果”,但感到巴勒斯坦几十年来独立建国的努力受到美方阻碍。他想知道:“美国关于化解巴以冲突的愿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