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三 

保护遗产,有挑战也有机会

全球旅游产业苏醒之前,世界遗产地应就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做深度探索。

文ㅣ应妮 闫旭 郑江洛


保护遗产,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最强音。

无论是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还是“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协同保护”等各场主题边会,无一不是聚焦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青年的使命

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开幕前的两项重要活动之一,2021年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以线上为主方式在福州举行,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与知识共享的平台。

全球青年人才与遗产专家围绕“世界遗产与可持续生计”主题,聚焦“世界遗产:人与治理”“世界遗产:旅游与社区发展”“世界遗产:通过创新为社区赋权”等三个分议题,在“云”端共同探讨遗产话题、促进多文化交流,在遗产保护方面助推青年发掘自身潜力并认识到应承担的责任,通过青年语境下的遗产价值展示促进世界遗产事业发展。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青年关注和参与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全球青年共同承担起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使命,才能激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思路,绽放出遗产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彩文明交流互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图景。

来自新加坡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王俊亿在此次论坛上引导年轻人探讨对旅游和遗产社区发展的反思,并带动更多其他年轻人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

他认为,论坛凸显年轻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中国的年轻研究者参与了很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比赛、志愿者服务、夏令营等,向专家学者或管理者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

“年轻人很多会是以后遗产地的管理者、策划者、到访者。”王俊亿说,年轻研究者要常去文化古迹、自然景观,通过思考和探索,找到新的方法、新的框架,助力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

7月26日,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届大会主题边会“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协同保护”在福州举行。图为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在边会上致辞。

7月7日晚,2021年第四届世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在福州开幕。来自全球55个国家的约100名遗产地管理机构代表,围绕《世界遗产公约》的基础知识、中国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管理与治理系统等议题开展线上交流讨论。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在“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主题边会上致辞。

 

疫情的挑战

近年来,世界遗产地旅游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推动当地社区发展的新引擎,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其按下“暂停键”。

2021年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上,与会青年专家代表在聚焦“世界遗产:旅游和社区发展”进行探讨时表示,疫情下世界遗产地的发展迎来挑战,但同时也获得“改头换面”的机会。

“在疫情前,政治博弈、国际贸易冲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也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MAC-DUFF旅游遗产规划学院院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化旅游委员会主席Fergus Maclaren表示,负面影响进一步造成遗产地巨大的经济损失,随之对社区生计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Maclaren认为,可持续发展将在推动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恢复中起到重要驱动作用。

为此,他建议构建一套以游客、旅游供应链、自然环境以及文化资源为主要指标,联动各级管理机构共同为社区构建可持续旅游管理体系,实现社区可持续生计。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旅游业专家Peter Debrine看来,因疫情而暂时停摆的旅游业,给了世界遗产地一个“改头换面”的机会。全球旅游产业苏醒之前,世界遗产地应就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做深度探索。

“正确看待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重视自然环境,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当地社区、外来游客以及私营机构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中。”Peter Debrine说,这样将有助于建成“韧性社区”,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青年一代将成为这条探索之路的中坚力量。

与会的青年代表们亦认可,应让更多青年认识、学习到正确的旅游发展和运营模式,推动世界遗产地社区可持续发展。

在论坛期间,青年代表就当地社区、遗产保护、旅游发展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复杂系统进行了深度探讨,认为形成自主保护意识对世界遗产和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非凡,应充分应用社交媒体和科技的力量,持续输出与社区共建、遗产保护等相关的内容。

自然遗产保护以及世界遗产地碳中和发展,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一个重点议题。Maclaren就建议,将旅游产业的碳中和发展纳入未来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中,从而优化管理体系。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编制的一系列聚焦自然遗产可持续管理和发展的工作手册中,蓝绿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占据最多篇幅。世界遗产中心自然遗产组项目干事Robbert Casier表示,这是因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蓝绿生态系统创造了巨大的碳汇,为缓解气候变化带来巨大效益。

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计划项目协理干事Johanna Devine呼吁重视生物多样性对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她建议,青年们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探索出旅游业“智慧发展”的方式,缓解在气候变化大环境下旅游产业的无序发展对自然遗产带来的压力。

 

人与遗产的和谐共融

“过度旅游、城市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世界遗产完整性和原真性带来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Jyoti Hosagrahar教授指出,塑造文化实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将对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对于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和城市来说有着更加非比寻常的意义。

为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并更好地衔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发布倡议、搭建平台、构建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框架等方式引导世界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UNESCO发布了《2030年议程文化专题指标》,结合定性和定量手段分析数据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实力进行了全面评估。

Jyoti Hosagrahar教授指出,世界遗产的可持续管理和遗产相关支出作为衡量文化实力的重要指标,被视为影响国家和地区实施2030议程的重要因素。

世界遗产协调员(德国雷根斯堡)Matthias Ripp博士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公众参与为主的遗产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整合所有利益相关方并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非易事。除此之外还存在资金匮乏、治安与政治环境不稳定、管理者缺乏制定有效目标的能力等常见问题。

Matthias Ripp建议,未来遗产管理要转变为以人为尺度的遗产治理方式,强调世界遗产地社区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实现对社区的有效赋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以澳大利亚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大运河人居环境以及良渚遗址为例,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对遗产保护发挥的实际作用、各方之间如何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进行探讨。

燕海鸣表示,当各方达成“遗产为先”的共识时,才会实现人与遗产和谐共融。

研讨会环节中,32位青年代表以4Ps模型为基础,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人与遗产(People)、遗产保护(Preservation)、公众参与(Participation)、共同促进(Promotion)四个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参会青年代表们意识到,要形成人与人、人与遗产、人与环境之间的认同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世界各地在面对以旅游业为首的经济议题时,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分歧。因此,如何构建一套可落地、可操作的共治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等手段在实现保护的同时,有效释放出世界遗产的文化、社会效益,是未来世界遗产治理的重要议题。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张捷在进行议题发言的总结与陈述时表示,青年人富有社会责任心,对遗产研究有雄心。往后的遗产治理、遗产研究也希望青年们能够探索发现出更多适合新时代遗产发展的治理方式。

 

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

“我们应该一起研究如何更好地用教育去保护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文化内容,我们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在“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主题边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阿加皮托·姆巴·莫库伊通过视频表示。

阿加皮托·姆巴·莫库伊表示,我们需要国家和社会一起去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

多个国家教育部长级官员、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通过线上参与本次边会,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知识走进课堂、走进社会、贴近青少年,培养新一代世界遗产的保护者,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世界和平的促进者。

田学军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推动世界遗产教育做出了不懈努力。青年是世界遗产的未来,不仅在培养今天的青少年,更是培养未来的引领者。

埃及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部长哈立德·阿提夫·阿卜杜勒加法尔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过去,埃及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去振兴世界遗产,包括博物馆展示、遗址保护等等。“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有引入相关的世界遗产保护的课程。”

埃塞俄比亚教育部部长格塔洪·梅库里亚亦认为,世界遗产教育收纳在教育课程中,可以提醒青少年的文化觉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社区等等。“我们的使命是要把更好的世界留给我们下一代。”

为更好发挥此次边会的国际遗产教育交流平台作用,与会专家介绍分别来自法国、中国、德国等国家的“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以期更好引领和推动未来世界遗产教育的发展。

 

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的协同保护

按照国际惯例,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依托各缔约国国内各自的保护地体系进行。

目前,中国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总数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些世界自然遗产涵盖了国家公园(试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上百个自然保护地。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指出,自然保护地是大自然最珍贵的瑰宝,是维护生态多样性的关键。没有大量的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也难以保护;反之,世界自然遗产被破坏,自然保护地也难以维护。

“我们必须把两者协同保护放在第一位,守护好人类生存的底线。”秦昌威说。

“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协同保护”主题边会上,各国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就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的协调保护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斯洛文尼亚斯科契扬地方公园专业服务部主任博鲁特·斯佩里奇说,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斯洛文尼亚的相关区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有许多喀斯特峡谷、天然桥、崩塌漏斗、洞穴、地下河等,其喀斯特地貌都发育得非常好。

他认为,在遗产保护方面,双方有许多经验值得分享,“实际上,两国之间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合作,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见面(进行合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袁道先院士也提出,做好喀斯特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从流域完整性的角度加强协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