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水稻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所90周年学术活动在福州市举行。活动通过成果展示、荣誉表彰与学术报告和研讨,总结福建水稻发展历史经验,展望了未来方向。

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围绕“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的分子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祖华围绕“水稻抗病育种的遗传基础和技术方案”作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对“十五五”福建水稻产业发展提出建议:要围绕福建水稻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多学科协同攻关,探索集成新机制新模式,做大做强福建特色水稻产业。

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福建水稻育种经历了从常规品种到杂交品种、从高产型品种到高产优质并重型品种、从单一品种到多样化品种的更替和发展过程,在科技投入和品种改良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省粮食作物单产逐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

在优质稻育种方面,我省育成“宜优嘉七”“明轮臻占”“福香占”“野香优669”等4个品种,获全国优质稻品质鉴评金奖,全省水稻优质率超过80%,部颁二等以上优质稻品种占45%以上;超级稻育种方面,“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等9个杂交稻品种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