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陈子涵)10月24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以“一脉传承 创意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将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举办,主会场设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厦门各区设立19个分会场。

发布会现场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勇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总体安排。福建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华明,厦门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海林,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代表吴慎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问。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傅毅梅主持。


福建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勇 

“近年来,福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省文化新业态行业营收占全部文化产业营收的比重超过26%,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有3家企业获评‘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会上,陈勇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3398.27亿元,比增13.5%,其中文化新业态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

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新动能方面,制定《关于推进福建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等措施,建立全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和企业库。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福建中心(一期)、朱子文化数据库等“福建记忆”资源库。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科技特派团工作,首批选取文化创意、红色文化、美术与影视产业等4个领域,在南安、长汀、浦城、泰宁等4地开展试点。

在拓展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方面,建设广播影视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开展出版发行数据全过程管理省级试点。发挥福州、厦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用,累计有185家文化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布局网络视听产业链,成立福建微短剧创作运营中心、省网络文艺促进会微短剧分会,建设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升级“拍在福建”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及全流程支持。

在扩大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方面,开展“文创福建”行动,突出“文化味、烟火气、科技感”,举办国潮文创、文物数字藏品、电竞游戏等活动,推出《月映武夷》《印象·妈祖》等沉浸式演艺,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推广“闽式生活”新场景。

陈勇介绍,本届文博会围绕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文化交流、产业创新、文旅惠民”三大方向,推动两岸文化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展会采用“1+4+N”(1个综合展区,4个专业展区,N项活动)模式,构建集展示、交易、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参展机构达1000余家。

综合展区共有河北、山西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参展,其中,台湾地区预计有200多个机构、行业协会和品牌企业以及500多位专家学者、专业客商、台青代表等参加。展会首次设立“闽台乡建乡创融合成果展”,还设有“两岸大师工艺馆”等12个两岸主题展,已成为各省(市、区)拓展与台湾地区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四个专业展区各具特色又相互联动,形成从创意前沿到市场转化的产业链条。其中,创意设计展区聚焦潮流文化,首次展示来自英国、美国等地50多位潮流艺术家作品,涵盖数字绘画、互动媒体等前沿艺术形态。数字视听展区联合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等头部机构,集中展示XR等新技术在智慧文旅、数字艺术、影视制作等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

IP授权展区吸引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32家重量级文博机构,其中16家为首次参展。工艺精品展区汇聚两岸百余名非遗大师、上万件艺术精品,配套推出50多场非遗技艺展演、手作体验等活动,呈现闽南文化等两岸共同传承的文化精髓。

此外,文博会期间,将在厦门联动举办文旅推介交流会、原创歌剧《伟大的抉择》海峡两岸文博会专场演出、遇见闽地有艺人等330多场高品质活动,设置文博福利社集章打卡等环节,让更多的市民、游客都能参与其中,切实增强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

切实将展会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福建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华明

海峡两岸文博会自创立以来,以一流的服务和丰硕的成果,赢得了两岸展客商的普遍认可,逐步成长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对接的首选平台。

张华明介绍,本届展会共吸引1000多个机构共3000多位展客商参加,并进一步优化提升平台服务功能,在主展馆设置了政策发布区、合作洽谈区、项目路演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安排了12条考察路线和20多个考察项目,配备了超百人的客商服务团队,为广大展客商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的优质服务。展会期间,将举办18场高规格产业推介和招商推介活动,包括10月29日晚举办的文旅推介交流会,以及河北、西藏、上海等地举办的专场对接交流活动,有效串联政府、企业、投资商、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和信息共享。

展会期间,还将邀请50多家海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实时报道,并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动态发布展商和产品资讯,还将在主展馆设置多个直播间,邀请两岸网红大V、文化达人进行探馆和直播带货,通过线上线下高能引流,为展客商带来更多曝光度和话题度,切实将展会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全城联动打造文旅嘉年华

厦门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海林

海峡两岸文博会不仅是两岸交流和产业合作的平台,也是“全民参与、全城乐动”的文旅嘉年华。

钟海林表示,在展馆主舞台,连续四天每天都有两岸青年青春歌会、两岸中华服饰展演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在展馆内,我们安排了歌舞快闪、木偶戏、“成功哥”“状元郎”送好礼等一系列互动式、沉浸式活动,还首次设立了两岸美食展区,邀请40位两岸美食主理人现场烹饪,让大家可以一边逛展一边品尝两岸特色美食。

此外,厦门市各区精选了19个厦门文旅地标,作为本届展会的分会场,每个分会场都各具特色、亮点十足:在厦门市美术馆、海沧金沙书院等文化空间,可以体验“艺术走进生活”的“厦味”休闲方式;在十里长堤的集美咖啡季市集,可以邂逅海风、音乐和咖啡的完美组合;在五一广场的“书香鹭岛”活动,可以畅享书海遨游的无穷乐趣;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景区,可以走进“立体版”的《非遗里的中国》,沉浸式体验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届展会,还精心策划推出“文博大礼包”营销活动,联动厦航空厨、惠和石文化园、在厦有礼等品牌商户开展联票优惠,打造覆盖餐饮、购物、休闲、住宿等多元新场景的消费“生态圈”,让市民观众乐享海峡两岸文博会带来的消费福利,实现“票根经济”和海峡两岸文博会流量共享、双向赋能。

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互鉴

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代表吴慎智

自海峡两岸文博会创办以来,始终是两岸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重要桥梁。

“本届文博会,台湾地区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展览规模上,更体现在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吴慎智表示,在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中,不仅将进一步展示多样化的台湾特色风情,更将通过深入的互动交流带领观众探索两地在文化传承上的共同点与差异化,展现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与创新交融的无限可能。

此外,本届文博会更致力于让文化“走出去”,让交流“动起来”。通过“两岸青年City Walk”主题活动,邀请两岸青年朋友们从展馆出发,走进城市的街巷里弄,让台湾青年更直观地感知大陆的社会发展与文化脉动,实现从“看见”到“体验”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