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2025年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推进会在周宁举行。来自福建省周宁县、屏南县、寿宁县、政和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景宁县等七县的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就进一步深化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和传播进行交流,共商廊桥联合申遗推进工作。
本次推进会既是对木拱廊桥保护与传承阶段性成果的检验,也是对联合申遗工作新阶段的动员。会上,来自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交大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等的专家学者,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丰富经验,为申遗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两省七县代表就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工作取得的经验成效进行交流,探讨下一步工作计划。
闽浙两省地缘相近、文脉相通,木拱廊桥更是共有的文化瑰宝,联合保护、携手申遗,是共识,更是行动。自2012年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闽浙两地在木拱廊桥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4年12月,闽浙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首例转列项目,标志着千年技艺从“濒危”开始走向“复兴”;2024年,闽浙木拱廊桥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标志着申遗进程迈入新阶段。
推进会现场还举行了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轮值县交接仪式,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成为下一任轮值县。(见习记者 周佩青 通讯员 郑文敏)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