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期间,每位参会人员都收到了一份“漫游世遗城”的小册子。翻开它,不仅能获取10条“穿越宋元奇妙游”线路,更可解锁“一部手机游泉州”的旅游新方式。
“近年来,泉州以数字技术重绘海丝画卷,探索‘遗产保护、数字转化、产业赋能’的创新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浪潮中焕发勃勃生机。”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表示。当前,“数字+文旅”的创新火花不断迸发,泉州依托“数字+”“智能+”“互联网+”,不断完善文旅配套设施,加快推动智慧文旅产业发展。
“泉州一天是绝对逛不完的,下回再来。”论坛结束后,拥有149万粉丝的微博博主杨升附上数张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时拍摄的图片,发布了一条微博。在这里,他看见了一幅文化遗产走向数智化的生动图景:一艘宋代古船的数字孪生影像缓缓转动,水密隔舱的精妙结构与商贸古港的喧嚣声交织呈现。
钛媒体集团首席运营官、执行总编辑马金男表示,文旅数智化与大众息息相关。从游客的出行选择、攻略研究、预订机酒等过程,到参观游览时的各个环节,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度渗透文旅领域各个环节,使传统文化有了新的展现形式。在《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东西塔下“打卡”的瞬间,马金男至今难忘,“当时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扫描VR或AR的二维码,现场听到许多惊叹声,体验感非常好”。
在泉州文旅突破千亿级体量的过程中,数字技术的赋能功不可没。如泉州携手知名手游《逆水寒》,让古港在数字空间“重现于世”,吸引数千万名玩家通过虚拟场景云游泉州。依托游戏的全球影响力,泉州用数字技术演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海丝起点”的辉煌历史与文化底蕴在世界维度进行展示。今年“五一”假期,泉州创新发起的“刺桐城AI穿越挑战”,最终以5亿级流量引爆全网,带动核心景区客流量同比增长40%。
“下一次,我期待看到数字技术为文旅体验带来更新颖的变化。”在杨升看来,全息投影、AI互动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拉近历史人物与游客的距离,本土化服务内容同质化的困局也有望借助算法分析得以破解。
“期待更多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在泉州落地生根发芽。”立足于泉州厚重的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制造业、物流贸易的枢纽角色以及舒适的生活氛围,在马金男的畅想中,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将为泉州的未来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记者 庄钊滢 黄琼芬 肖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