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上,我省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被评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任务及典型案例,在会上获全国推广。省交通运输厅获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单位”,这是我省连续两年荣获该项荣誉,并有多个试点任务入选成效突出案例。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部门按照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加快建设福建交通强国先行区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四个创新”,实现综合立体交通从“通”向“优”的转变
创新实施“两通工程”。通过新增高速互通出入口、改造既有高速公路互通接线公路,打开高速服务区后通道,实现85%的陆域乡镇、91%的重要旅游景区、100%的重要产业园区和交通枢纽30分钟通达高速公路。创新建设跨海陆路通道。建成全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以及全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推动福州、厦门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厦漳泉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创新打造“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开通148条“丝路海运”航线,覆盖全球48个国家、150个港口,联盟成员超360家,(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构建“六个一”体系(打造一个联盟、建立一套标准、发展一批航线、推出一组政策、举办一个论坛、建设一个平台),助力我省建设国际综合物流枢纽。创新推进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厦门港海润码头完成全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5G智能化改造,实现船舶装卸智能化、堆场作业自动化、平面运输无人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厦门港方案”。
深化“五个融合”,推动海峡两岸融合从“量”到“质”的跨越
加快两岸基础设施融合。推进国道G639连江粗芦岛至马尾琅岐段、厦金通桥大陆侧项目厦门第三东通道等建设,完成厦门港东山对台客货码头、福州港琯头对台贸易码头扩能改造,湄洲湾对台滚装码头水工主体完工。促进两岸经贸融合。打造闽台海铁联运枢纽,湄洲湾港连续5年成为对台铁矿石最大中转港口,闽台海上直航集装箱运输量约占大陆对台海上总运量的30%。助力两岸社会融合。优化加密两岸人员往来通道,全面复航并常态化运营“小三通”客运航线,2024年累计开行8815航次,同比增长67.7%,客运量达137万人次,同比增长79%。推动两岸技术融合。已连续举办14届“台海通道研讨会”,汇聚两岸专家智慧,促进学术与技术深度融合。深化两岸情感融合。推出系列惠台举措,实现台胞在闽期间交通出行与福建居民同等待遇,在机场、对台客运码头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设立台胞服务窗口,年均服务台胞超50万人次。(张运东 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