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展区的“智元机器人”林梓健 摄

当“金钥匙”转动,全球资本流动的路径清晰可见。行走于低空经济、智能制造、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创新等展区,不难发现,新技术、新产业已成为诸多公司研发、诸多资本投入的重点方向。

蓝思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程祖镔告诉记者,公司带来的交互服务型“智元机器人”由上海智元研发、蓝思生产,8月同类产品已在京东正式上线。“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以及算法、算力等技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人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灵活与智能,陆续走向更多消费者,承担更多服务、陪伴和交互的职能。”

工业数据平台MIR DATABANK披露,在2024—2025年间,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了产量和销量上的翻倍增长,其中科研教育、商业迎宾导览、汽车制造业和仓储物流行业率先落地,智元、宇树等厂商产量表现突出。

刚落地海沧的小鹭智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带着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亮相本届投洽会。这家公司由上海智元参股设立。“智元提供的是‘通用型’机器人平台,就像一位‘全科优等生’;而小鹭智能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为这位‘优等生’进行专项培训和实战训练,让它成为‘行业专家’。”小鹭智能副总裁高锐智说。

透过投洽会这个窗口,可见人工智能产业正从技术爆发向价值兑现转变,在全球进入加速落地新阶段。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专家陈永岚就在投洽会相关研讨中指出:“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不仅限于技术层面,它将深度改变人类的生产模式、消费习惯乃至社会治理方式。”

人工智能托举下的低空经济领域就是例证之一。本届投洽会首设低空经济专区,展示了各种飞行器,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峰飞航空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航空器又被称为“飞行汽车”或“空中出租车”,未来,可覆盖都市圈城际出行、城市通勤、机场接驳、空中观光等场景,将传统地面交通效率提升数倍。“无人驾驶货运航空器先实现商业化运营,载人版本在完成民航局相关试航认证后,预计将在1~2年内投入使用。”峰飞航空品牌总监钟瑞花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教授梅小玲认为,投洽会成为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风向标。“投洽会的平台属性突出表现在新兴产业的孵化功能上,通过早期项目展示与投资者精准对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关键的种子资本和成长资本支持。”

这几天,我省多地代表团在投洽会上的签约项目含“新”量颇高——福州代表团签下的华润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微电网运行项目、嘉能新型资源再生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等,覆盖环保再生、清洁能源、低碳技术转化和新材料研发等前沿领域;厦门火炬高新区签约的41个项目中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

“投资是发展的引擎,它能推动技术变革,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调动资金流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让它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最大的影响力。”在2025未来投资大会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副秘书长佩德罗·曼努埃尔·马雷诺说。(记者 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