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山城龙岩,群贤毕至。
8月27日上午,第三届“龙岩人才活动周”启动仪式暨2025年龙岩市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举行。这是一次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更是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携手共创未来的一次盛会,亦是龙岩第三年以人才为钥,开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活动以“人才链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为主题,突破传统人才会议模式,首次以“四链”融合系统推进活动策划、项目对接、政策出台等环节,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加速科技成果在产业链上落地转化。
作为山区老区,龙岩直面“城市能级有限、财力规模不足、产业底子较薄、科研机构匮乏”的现实瓶颈,落实省委组织部“人才兴链”行动,全力推进“才聚龙岩”计划,以“五个着手、五个破解、五个转变”的创新实践,让“引才难、用才堵、留才愁”的困局迎刃而解。数据是最鲜活的注脚:近三年(2022—2024年),龙岩籍青年返乡就业创业数量年均增长30.3%、累计回引7350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36.4%,达752人;获评省产业领军团队11个,数量居全省第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55家跃升至227家,“小巨人”企业从5家增至24家,实现“翻两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55家提高到529家,规模整整翻倍……
“创新”与“产业链”,是本届“龙岩人才活动周”的高频词汇。启动仪式上,龙岩7个县(市、区)和高新区(经开区)的主要领导,轮番上台介绍县域重点产业链未来规划和人才技术需求,广发“英雄帖、招贤令”,诚邀海内外人才共享闽西革命老区发展机遇;发布创新平台类、创新主体类、人才代表类、人才技术成果类“光荣榜”,全面展示龙岩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与会嘉宾共同见证“才聚龙岩”智慧服务平台上线及项目现场签约,会上共签约人才创新项目84个、总金额157.6亿元,涵盖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
这场超规格的大会,有两个细节值得细品:一是主动将“C位”让出,特聘专家团、大院大所、发榜人才和企业代表等就座前四排,龙岩党政主要领导就座第五排;二是企业代表、人才代表约占参会人数的75%,是大会当之无愧的主角。“龙岩人才活动周”着眼补齐山区地市创新资源、人才承载平台不足的短板,主动链接全国甚至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推动开放创新从本地化到全国化转变,邀请本地和异地的企业家、科技人才、投资机构等600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维火花、携手创新创业。
爱才惜才的龙岩,还向各类人才奉上诚意满满的“大礼包”。启动仪式上,龙岩结合近半年的调研情况,根据产业企业需求,发布了含金量十足的“9+3”政策体系,即9份人才政策、3份创新政策,是看得见、摸得着、有龙岩特色的政策“干货”,从提级保障、银发人才工程、创业合伙人计划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覆盖人才发展全领域,实现政策从“零散”到“体系化”的升级,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致力把龙岩打造成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的热土。“龙岩人才活动周”还聚焦县域重点产业链,各县(市、区)、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共举办8场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启动仪式暨县域“四链”融合项目对接会,配套其他创新场景活动,初步梳理对接140项人才、技术需求和近百项待转化科创成果。
从举办一次活动到阶段性集中推动工作,“龙岩人才活动周”通过“大会日、活动周、创新季”三个层次办会,总体按照“1+1+5+N”策划活动,即举办1场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承办1场省级赛事、举办5场未来产业项目人才对接活动、配套举办其他N场活动,为人才创新集中造势,激励更多人才团队和技术成果落地。
龙岩,是一个求贤若渴的地方,是一个成就梦想的舞台,是一座近悦远来的幸福之城,珍视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份才华,盛情邀约天下“千里马”在闽西大地竞相奔腾……(罗小春 罗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