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办事。(晋安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供图)
连日来,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3楼的医社保退费专窗迎来不少市民,工作人员都热情接待。专窗自3月启用以来,累计办理退费业务600余件次,群众办事时长由3个小时压缩至20分钟以内,平均窗口等候时间小于5分钟,满意度达100%。
这是晋安区构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服务型政府的生动一幕。作为福州市营商环境改革示范区,晋安区打造“晋安窗、晋心办”品牌,政务服务综合绩效考核获得“九连优”,营商环境指数绩效考核获得“七连冠”。
只跑1趟:
“一件事”套餐背后的幸福升级
“以前办理社保退费,至少要在税务、人社两个部门之间来回跑三趟,如果同时办理医社保退费,至少要跑六趟。现在只需一趟、一个窗口就能搞定,省时省心!”办理完社保退费的市民邹长寿说。
“针对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的医社保退费办理程序复杂等问题,晋安在全市创新推出‘税医社’集成服务模式,提供专窗专办服务,实现一次叫号、窗口联审、统一出件。”晋安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李雪琪介绍。
“税医社”集成服务模式只是晋安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的缩影。晋安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税务与医保、人社、市监、不动产中心等部门建立联合办理机制,通过整合表单、打通数据、联动审批,今年1—7月累计办理个人医社保退费、不动产办证受理、清税注销证明等事项15184件。
晋安区这项便民举措试行完善后,有望在全市落地,并计划开通线上办理渠道,让群众从“跑一趟”变成“不用跑”。
为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跑问题,晋安区将关联性强的业务优化办理、合并办理,落实41组“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28组自选“精品一件事”,实现材料精简、时效压缩,累计办理8.7万件“一件事”,办件量位于全市前列。
7分钟办事:
“一窗通办”带来的效率提升
“不管到哪个窗口都能办理,不用长时间排队等候。”昨日上午,王女士来到晋安区政务服务大厅2楼的无差别综合受理区,取完号径直朝窗口走去,全程顺畅。
“零等待”的背后是晋安区在全市首推的“大综窗”改革。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将企业开办、经营许可、社会民生、投资建设四大类窗口的27个部门839个事项统一并入无差别综合受理区,全区75%以上事项实现跨部门、跨类别深度融合,累计服务3.4万人次。
在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前台“两区一厅”,配备了多部智慧集成一体机、智能填单设备、政务“超级柜台”等,通过集成人脸识别、电子签章、双屏交互等技术,实现远程帮办、异地实时连线、智能填单以及快速身份认证、信息调取、办事追踪等功能。“我们实现了全省357类证照的实时精准调用、免予提交,100余项高频事项申请表单次填写、多次使用,大幅简化市民办事流程。”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综窗改革及智慧化场景的应用,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前台平均服务时长降至7分钟,被列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应用场景体验点。
6年陪跑:
营商环境中的惠企温度
今年8月,佳通福建区域总部项目第二次控规调整通过专家评审,在岳峰镇的对接下,晋安区营商办马不停蹄跟进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冲刺落地。“这个项目我从2019年跟到现在,因为企业自身原因,历经多次方案调整、控规优化、股权变更等,终于走到现在,不容易啊!”全程参与陪伴式“长跑”的岳峰镇项目负责人感慨道,等进入土拍环节,将由晋安“营商会客厅”的外商投资服务专员继续跟进服务。
“长跑式陪伴服务,坚定了我们扎根晋安的决心。”眼看项目顺利推进,佳通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表示。
佳通项目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晋安招商密码——企业不跑腿,干部多跑腿。佳通第一塑料有限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引入福州的“闽商回归”项目,晋安区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为佳通福建区域总部的落地协调各方资源,引导企业转型发展。
从招商专员、项目管家到启用首个区级“营商会客厅”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晋安营商环境历经五轮迭代。“营商会客厅”启动以来,累计接待99家企业,解决诉求问题90个,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
晋安区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完善“一企一议”工作机制,深化“五全”抓招商,今年上半年落地重点产业链项目70个,总投资238亿元。
“七连冠”“九连优”的背后,是群众舒展的眉头,是企业扎根的信心。未来,晋安区将继续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笔,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长卷上,用心书写更多惠企利民的暖心篇章,让“小窗口”托起“大服务”,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生动注脚。(记者 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