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记者从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末,福建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87万亿元,同比增长4.76%,上半年新增2427.50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43%,上半年新增4432.41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省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落实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扩总量、调价格、优结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正加快转化为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数据显示,6月末,全省第一产业贷款余额711.68亿元,同比增长20.08%。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8.8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63%。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县域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6月末,全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5336.89亿元,当年新增560.71亿元,惠及链上企业3.41万家。

6月末,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大数均为8.87万亿元,意味着全省存贷比达100%。在低利率、低利差的环境下,福建存贷比由一季度的98.5%进一步提升,表明金融机构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金融生态和企业项目持续看好,更多政策向福建倾斜,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福建,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劲。

信贷投向结构优化——

金融资源持续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

科技创新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我省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激励作用,深入开展金融支持福建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科创兴闽 ‘银’领开篇”等专项行动。6月末,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排名全国第三;贷款签约金额1184亿元、发放贷款380亿元。在政策牵引带动下,6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1.21万亿元,获贷企业数超3万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

6月末,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120.12亿元,同比增长13.88%,创历史同期新高。

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精神,前置对接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迅速落地相关产业贷款项目,更好满足服务消费和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6月末,全省养老产业贷款余额57.14亿元,同比增长49.07%。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上半年,下调政策利率、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价格型政策有效落实,全省新发放人民币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7%、2.94%,同比分别下降56个、45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作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一项重要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已在我省全面开展,在让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阳光化的基础上,推动政府部门出台减免企业担保费等政策,进一步促进企业减负、银行增信、金融提质。”人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杨民说,6月末,全省已累计完成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填报工作2.82万笔、金额1056亿元。

此外,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预计每年为居民节省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约6亿元。(记者 陈旻 王永珍 实习生 吴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