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香已站了1300多年,蔡襄在《荔枝谱》里写它甘美无异……下横山村的荔枝王该有900多岁了。”最近,自媒体达人李洪辉拍摄的一段莆田荔枝视频在网上流传,让外地网友见识到莆田荔枝悠久的种植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7月初,“吃荔枝来荔城”全民短视频大赛启动,意在利用新媒体传播荔枝文化,扩大莆田荔枝知名度,开拓新销路。莆田荔枝品种以陈紫为主,被当地人视为鲜食佳品,但以内销为主。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借助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兴营销渠道,将本土荔枝向外出售,重塑莆田荔枝价值链。

“新农人”直播风生水起

大暑时节,莆田荔枝采摘季接近尾声。7月22日,天气异常炎热,果农黄莉莉带着团队,在荔城区西天尾镇连续转场直播。他们马不停蹄穿梭于荔林水乡之中,不时现身于北大村、吴江村和洞湖村。

“5斤、8斤、10斤……”“浙江的、河北的、新加坡的……”“一斤10元、12元、15元……”荔枝树下,只见黄莉莉冒着酷暑,搭好三脚架,打开手机,面对镜头,与网友不停互动。一旦有人下单,现摘的荔枝就被打包装箱,随即发货送出。

身为莆田人,黄莉莉既是“老农人”又是“新农人”。她从小就跟着父亲,“泡”在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等果园里,耳濡目染,对农作物产生了浓厚兴趣,长大后踏入传统农业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几年前,她接触到电商直播,通过网络渠道售卖家乡的“四大名果”,转型“新农人”。

“很多地方不产荔枝,消费者连荔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不懂得从哪里购买。”黄莉莉笑着说,有了直播平台,卖荔枝的人与买荔枝的人打破空间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面对面交流,“树上摘树下卖,眼见为实,销路大开。国内外顾客都有,他们自己承担快递的费用”。

荔城区地处木兰溪下游,因盛产荔枝而得名,素有“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说法。数据显示,今年荔城区荔枝种植面积约4000亩,主要分布在西天尾镇、拱辰街道、新度镇等地,预计总产量可达1000多吨,占全市八成左右。

以前,当地果农要么将荔枝售予收购商,要么在路边摆摊,销路狭窄。如果遇到丰年,许多成熟的荔枝卖不出去,加之人工采摘费用高昂,只能烂在枝头、掉落地上。眼下,掌握了直播技能的“新农人”把荔枝当成宝,干得不亦乐乎。

直播带货有技能,“新农人”需要培训。荔城区西天尾镇率先引进专业的运营公司,盘活后黄社区闲置的碉楼古建筑,打造电商直播基地,培育“新农人”。“黄莉莉就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像她这样的成功案例已有不少。”后黄电商直播基地负责人陈新说,“我们象征性收点费用,后续全部返还,主要是为了确保学员真学实干,避免资源浪费。”

西天尾镇古称“霞梧”,有山有水有田,“土货”众多。“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西天尾镇党委书记陈君认为,后黄电商直播基地的诞生,就是为了凝聚地方IP形象,创新营销策略,提升本土农产品的市场辨识度与附加值,让种植户、销售者和消费者都能从价值链上受益。

“新物流”抢鲜直达餐桌

“村集体有600多棵荔枝树,每年通过竞标的方式承包出去,平均每棵产量在50公斤左右,可以创收不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西天尾镇吴江村党支部书记詹玉娇介绍,前不久,村里举办了荔枝采摘活动,邀请直播和自媒体达人参加,在线上推介“吴江荔枝”。

吴江村位于莆田城市生态绿心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适合“喜水”的荔枝生长。全村现有1万多棵荔枝树,品种以陈紫为主,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今年是荔枝‘大年’,产量可观,既畅销,价格也稳定。这多亏了现在的快递渠道,真是用最快的速度,让消费者吃到最鲜的荔枝。”吴江村荔枝种植大户杨雄是位“90后”,2013年,他父亲从海南引种了几千棵无核荔枝树,前年产量将近2000公斤,一度供不应求。

杨雄所说的快递,是经过重新整合的“新物流”体系。

不久前,一场“福品福递”快递助农直播活动在莆田举行。现场,顺丰快递小哥边直播边品尝荔枝,同时演示荔枝包装发货全流程:先将刚采下的荔枝泡在冰水里,以降低果温,然后用冰袋和定制材料包装起来,接着全程冷链运输,省内当日送达,江浙沪等周边省份24至36小时送达,河南等中部地区48小时内送达。

在莆田方言里,荔枝被叫作“离枝”,就是离了枝头得尽快食用的意思。莆田荔枝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新鲜的荔枝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如此一来,快递的“快”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福品福递”快递助农直播活动由省邮政管理局主导,市级邮政管理部门和省快递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该活动深入挖掘全省农产品资源和邮政快递行业优势,针对难以存储运输的生鲜产品,将快递物流网络下沉至田间地头,确保“采摘即发、全程无忧”,抢鲜直达消费者。

莆田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赵国栋表示,“福品福递”活动依托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以“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为标准,打造“产地直销+快递认证+溯源保障”的助农新模式,达成网点增量与农户增收的双赢局面,让莆田荔枝走向全国。(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翁晓琳 翁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