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至3月1日,宁德首部原创歌剧《鸾峰桥》在北京展演,演出盛况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两年多来,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工作者们围绕脱贫攻坚重大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运用丰富的歌剧艺术语言,把寿宁县下党乡在党的领导下奋力摆脱贫困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打造了这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

  缘起下党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当历史的时钟回拨至上世纪80年代,下党乡是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

  “下党当年的穷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下党乡村民王光朝说,由于条件差、生活苦,生产资料全靠肩挑背驮,农民怕生病、怕挑化肥、怕养大猪,就因为走不出去。

  穷则思变。在党的领导下,下党乡这只“弱鸟”勇敢破除“等靠要”思想,修路、兴教育、建水电站、通电话,干部担当作为、群众勤劳奋进蔚然成风。

  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组成的路网四通八达;通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呈现“古桥、流水、人家”的和美画面。

  针对乡情实际,下党乡还策划实施了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模式,打造“下乡的味道”区域公共品牌,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让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下党乡党委因此捧回“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下党乡干部群众奋力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领导力,展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成效,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也为讲好宁德故事、打造文艺精品提供了丰富素材。

  力创佳作

  歌剧《鸾峰桥》集结业内精英

  2020年以来,宁德市委、市政府聚焦文艺作品的题材挖掘、创作创排、展演展播等关键环节,组织策划了歌剧《鸾峰桥》。

  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因此,《鸾峰桥》立项伊始即对标精品佳作,组建国内一流团队投入创作。由宁德籍作曲家、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得主章绍同担纲作曲,文华导演奖获得者陈蔚出任总导演,剧作家钱晓天与宁德市政协副主席刘国平共同担任编剧,著名歌唱家高鹏、吕薇、田浩、王杨等组成主演阵容,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福建省歌舞剧院、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闽江学院参与创排。

  主创团队多次深入下党乡开展采风调研,重走党群连心路,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中提炼艺术真实,最终在故事主题、人物形象、音乐主题等方面达成共识。

  对于把现实中的鸾峰桥作为歌剧核心场景的提议,主创团队一致表示认同。鸾峰桥是我国现存单拱跨度最长的古木拱廊桥。作为下党乡的地标性建筑,这座桥见证了一个穷困山乡蜕变为美丽乡镇的艰辛历程,当地群众亦视之为“希望之桥”“幸福之桥”。

  2021年12月23日晚,歌剧《鸾峰桥》在福建大剧院歌剧厅首演,并获评第八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一名。2022年5月,该剧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同年6月9日至10日,经过重新打磨、修改提升的歌剧《鸾峰桥》再度登上福建大剧院歌剧厅进行公演。

  歌剧《鸾峰桥》中的许多人物、事件都有真实原型,文艺工作者在把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体现了对艺术水准极高的追求与探索。

  进京展演

  闽东乐韵飞扬在观众心中

  今年初,从北京传来一则好消息,歌剧《鸾峰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将登上我国歌剧表演艺术最高殿堂——中央歌剧院剧场,这无疑是宁德文艺界的一大盛事。

  中央歌剧院剧场自去年落成启用以来,已上演多场高规格、高品位、高水平的音乐盛宴。2月28日至3月1日,《鸾峰桥》在这里进行了两场展演。这部极具闽东特色、讴歌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不仅呈现了别样的视听效果,也让“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深深镌刻在观众心中。

  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乡党委书记“大周”是推进《鸾峰桥》剧情发展的主要角色,他在剧中唱道“打起精神,丰满羽毛”“撸起袖子奋斗,改变现状”,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觉醒。

  “鸾峰桥,我怎么又回到了鸾峰桥!”这是《鸾峰桥》女主角“翠红”开口演唱的第一句唱词,发人深省。作为一个不甘被贫困束缚且勇于改变命运的母亲,她的“逃离”与“回归”象征着下党人民精神面貌的彻底改变。

  主演的精彩表演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群演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歌舞演员和闽江学院学生扮演的普通群众,从一开始的灰头土脸、破衣烂衫,到精神焕发、衣衫整洁,对烘托火热的干事创业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全国观众的观演需求,歌剧《鸾峰桥》进京展演实况同时在新华云、新华网、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学习强国、新宁德等56个直播平台播出。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展演情况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转载。截至目前,歌剧《鸾峰桥》展演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次及全网相关新闻报道点击量共计1200余万。(记者 龚键荣 /文 张桂汉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