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北岸分会场暨北岸经开区首届妈祖文化节祈福大典盛况。 陈强 摄

  北岸着力发挥区位优势,做强妈祖文化品牌,讲好妈祖文化故事,让妈祖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12月18日,第七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北岸分会场暨北岸经开区首届妈祖文化节,在贤良港天后祖祠举行。近年来,北岸依托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建设,深拓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文化特色,整合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着力推动妈祖文化创新性发展。

  展示非遗文化魅力

  当日下午吉时,贤良港天后圣殿广场妈祖祈福大典开始。仪式遵循古制,庄严隆重。司仪宣布“鸣礼炮”,金锣十三响、进香,向妈祖行三跪九叩诸礼;礼毕,宣读祭文;行五献礼,礼毕。焚金帛,礼成,锣鼓大作、鞭炮齐鸣。现场,来自各地的妈祖文化机构代表、妈祖敬仰者代表齐聚贤良港天后祖祠,共同参与祈福大典;莅临活动现场的领导嘉宾向妈祖敬献花篮。

  为了让无法到场的敬仰者也能够参与其中,活动现场还采用线上直播形式,连线四海同胞,让四海同胞一起观赏并参与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共襄妈祖文化盛会。

  “汇聚和展示妈祖文化的非凡魅力,凝聚和团结两岸同胞的民族向心力,是祖祠建设发展的神圣使命,举办妈祖文化节是祖祠董事会和广大妈祖娘家人的共同心愿。”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董事长林自弟表示,祖祠将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携手一道,努力把首届妈祖文化节办成集群众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办成饱含大爱情怀和极具地方民俗色彩的艺术盛会。

  当天,还在贤良港天后祖祠举行精彩“心向妈祖”非遗民俗展演、“圣地港里”妈祖文化主题图片展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播,弘扬妈祖精神,也为远道而来的妈祖敬仰者和当地群众带来一场文化大餐,感受莆仙非遗文化魅力。

  做强妈祖文化品牌

  首届妈祖文化节期间,福建师范大学妈祖文化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授牌,确定北岸贤良港历史文化名村为该校社会历史学院“闽台信俗与乡土社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和贤良港天后祖祠将通过校地合作搭建平台,为做大做强妈祖文化品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创造条件。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妈祖文化发祥地的北岸山亭镇港里村,是一块拥有深厚妈祖文化底蕴的土地,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民间信俗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每年举办的“妈祖海祭”“妈祖回娘家”等系列活动既继承和保留了传统习俗,又与时俱进,促进北岸的经济发展和文旅融合。

  多年来,北岸经开区秉承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理念,不断提升妈祖文化影响力,拓宽妈祖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全力做大做强妈祖文化。

  如今,这里是海峡两岸妈祖敬仰者寻根谒祖的圣地,是海内外同胞了解、感悟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和丰富内涵的宝地,是联系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重要桥梁和精神纽带,也是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中国写作学会杂文委员会创作基地、中华诗词创作基地和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和谐发展。

  创新妈祖文化发展

  “弘扬好、发展好妈祖文化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具体实践,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北岸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林修岚表示,北岸经开区将紧抓首届妈祖文化节的举办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妈祖文化教学实践基地落户等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为创新妈祖文化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现更有为的担当。

  作为活力四射的滨海新区,目前,该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65处,其中省级文保单位3处4个点,省级城市优秀建筑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妈祖回娘家祭祀民俗、贤良港妈祖海祭2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近年来,北岸经开区紧盯“智慧港城、美丽北岸”目标,高起点规划,深度挖掘空间、区位、经济、美学价值,着力将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文旅经济发展胜势,打造“一湾一堤一祠一阁一古城,一山一湖一岛一澳一公园”“十景连线一日游”生态旅游精品项目,构建妈祖文化大旅游圈。

  “北岸历史人文、碧海蓝天独具魅力,我们将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港产城融合发展为主线,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北岸旅游质的飞跃。”林修岚表示,下一步,北岸将协同岛岸妈祖文化,挖掘文旅资源,规划朝圣旅游、滨海旅游、吉寨怀古等旅游路线,系统策划妈祖文化大旅游圈系列项目和妈祖城生态旅游系列项目,打造独具北岸特色的文旅名片。(记者 戴立钦 通讯员 陈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