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高精尖” 开拓“新蓝海”

正力海工参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受访者供图)

  “2023年到2024年,我们计划推出更多海洋工程装备,进一步提升我们公司的实力。”为了这个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地,近日,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海工”)董事长陈瑞喜辗转多地出差,参加调研、各项技术交流活动、国际论坛等,向外界传递更多公司发展的“好声音”。

  正力海工是岚商企业,回岚这几年,在实验区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的发展规模、装备力量、营业收入、员工队伍每年都在不断递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些年,正力海工实现了从传统技术向创新科技转变,从注重发展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同时,秉持“来自人民、回馈社会”的理念,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积极投身应急救捞工作,成为中国海上应急救助的主要民间力量之一。

  除了致力于回馈社会,正力海工也心系平潭发展。“家乡的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陈瑞喜表示,带着这份牵挂,在今年的第七届世界闽商大会暨第十二届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上,正力海工与实验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三到五年持续投入并打造海洋工程创新装备项目,总投资高达10亿元,拟自主研发、新建先进海洋能源创新装备,助推实验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这些年来,正力海工不断瞄准“高精尖”海工装备,实现量质双提。此外,还与国内知名高校、中船集团704所、中船集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共建水下装备技术研发与转化中心,构建科研创新平台。

  在陈瑞喜看来,民营企业能够锚定“卡脖子”技术环节,在解决行业难点痛点上下功夫,是合力推动我国海工核心装备创新开发和国产化水平的有力表现,也能够为海峡两岸水下装备技术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建设岚台海上救援基地、海洋智能装备融合发展科创中心,围绕‘海’的领域,以科技引领带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陈瑞喜说,未来正力海工将以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引领新发展为纲要目标,以技术创新、业态转型、模式变革为引领,以陆海经济联动开放发展为外延,运用数智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为海洋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向海而生

  乘“风”而来

  正力海工多年来的发展,是岚企奋斗打拼的真实写照。身为“海的子女”,他们向海而生,取得的成绩令人骄傲。

  从平潭出发,再反哺家乡,正力海工做了很好的表率。企业在家乡生根发芽,浇灌的是故土的情分。而开枝散叶,需要土壤的养分。

  平潭有着对台区位优势,是迎接八方游客的国际旅游岛,拥有岚企理想的生长环境。他们想借助家乡腾飞的机遇,创造更多佳绩。我们也期待家乡能在人才培养、产业配套等方面“筑好巢”,吸引更多“游子”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