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平潭 感受音乐艺术

位于北部生态廊道的“会唱歌的公路”(资料图)

  现代乐、摇滚乐、古典乐等各类音乐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动听的音符自由流淌在礁石上、蓝天下、白云间……今年,平潭正以全新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听”见。

  当音乐火花不断碰撞,当浪漫海岛注入音乐基因,不仅点靓了海岛文化生活,也丰富着平潭这座城市的灵魂,一个绚丽多姿的“音乐艺术欢乐岛”向我们款款而来。

听见平潭 感受音乐艺术

  

听见平潭 感受音乐艺术

曲艺工作者在国际演艺中心表演。(资料图)

  “软硬双提”培育音乐文化

  芦笙、唢呐、萨塔尔、四弦琴、马头琴、手鼓……十余种乐器,从打击乐到吹奏乐,汇集成一卷乐器图鉴,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这是平潭国际演艺中心的《国乐咏中华》演出的场景。

  今年,随着平潭国际演艺中心正式开幕,平潭相继引进了中央歌剧院、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州海峡交响乐团等团体来演出,交响音画、音乐会、儿童剧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大餐接连上演,让更多的市民实现了家门口的艺术自由。“真的很不错,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演出,继续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市民林文娟说。

  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只是平潭提升音乐硬配置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平潭打造了黑礁音乐馆、砸琴电音剧场等一批音乐艺术场馆,引入国内外音乐企业、音乐人,并举办了一系列音乐艺术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平潭享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和乐趣。

  特别是今年夏天,平潭打造了首届“海岛生活节”,推出趣浪露营音乐节、北大草坪乐队音乐会、海岛国潮音乐派对暨海岛来信网红音乐会等系列活动,让更多游客来平潭感受“慢下来”的生活气质,也让平潭成一个“时时有音乐”的文化之都。

  “音乐,让平潭变得更立体。”上海民族乐团指挥姚申申说,音乐能丰富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尤其是能有这样的演出机会普及民族音乐,这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音乐文化的发展往往需要人才聚集。在打造“音乐艺术欢乐岛”的过程中,平潭注重音乐艺术基因的培育,推出了驻岛音乐人计划,让更多的青年音乐人在平潭交流融合,迸发音乐因子。

  “‘音乐艺术欢乐岛’的建设需要音乐艺术家的支持,希望他们能为平潭唱响属于平潭自己的声音,共同打造属于岚岛的音乐IP。”实验区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郁川说。

  听见平潭 感受音乐艺术

手鼓表演者在街边进行演奏。(资料图)

  多元发展提升音乐氛围

  “一下子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感觉现在平潭的音乐氛围很浓厚。”这是市民翁潇然日前在平潭市民广场,欣赏完萨克斯和架子鼓组合的街头艺人演出后发出的感慨。

  今年,实验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在广场街区等地设置街头艺人演出点,引导、鼓励民间艺人集中进行街头文艺表演,丰富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如今,漫步在海岛,从社区到街头,从广场到景区……音乐氛围越渐浓厚,器乐歌舞处处飞扬。

  今年,星巢音乐会在坛南湾景区唱响,双面镜、悲伤玩具、周三行动等国内原创乐队带来摇滚、民谣等多类型的音乐演出,让游客在享受海岛风光的同时,收获意外的美好。

  鼓乐声回荡在岩壁山谷是怎样的体验?在仙人井等景区举办的音乐快闪活动现场,街舞表演、吉他弹唱、架子鼓演奏等演出,让遇见享受视听多重体验。在山海之间邂逅“音乐之声”又是怎样的体验?平潭在北部生态廊道打造的一条“会唱歌的公路”,车辆行驶而过便会奏响《茉莉花》的旋律,让这次旅途充满惊喜。

  不仅如此,砸琴电音剧场黑白琴键元素的外观、平潭市民广场里音乐留声机的雕塑……诸多含有音乐元素的建筑、街景、装置艺术,扮靓了这座海岛城市空间,也让平潭这座“音乐艺术欢乐岛”更有温度、更具魅力。(记者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