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五洲,情牵四海。昨日,泉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大侨务”观念、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座谈会举行。党政干部与重要侨领、华裔新生代、在泉侨资企业、老侨务工作者、归侨侨眷、专家学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叙桑梓情谊、共谋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上演一场“侨”与“乡”双向奔赴的思想盛宴。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了“对投资者有利、对所在国有利、对中国有利”的“三有利”侨务工作原则和“大侨务”的工作观念。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嘱托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强调要“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海水所到之处,皆有泉州人打拼的身影。凭着一股子“爱拼才会赢”的信念,一代代“咱厝人”下南洋、闯世界,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在异国他乡开辟出一片片新天地。脚步再远,千万泉籍侨胞始终不忘身上的中华民族血脉,心怀祖国、情系泉州,一腔热忱支持家乡革命斗争、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为泉州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侨”,无愧为泉州最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和独特优势。
过去的泉州向海而生、因侨而兴,未来的泉州更要以侨为桥、向海图强。如何把新时代新“侨牌”打成“王牌”,切实将“侨乡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当前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的“必答题”。
以根脉文化“凝侨心”——侨务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我们要用文化的力量筑牢侨胞的“根魂梦”,充分挖掘泉州世遗文化、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珍贵资源,大力弘扬华侨精神,保护利用好侨批档案、侨史文物、侨村侨厝等历史遗存,“一村一特色”建好侨史馆,用心讲好侨乡故事,将饮水思源、落叶归根的“祖厝”情结延续下去,不断增进海外乡亲对泉州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以无限商机“引侨资”——今日之泉州,“晋江经验”旗帜高扬,“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热潮迭起,“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正迸发出更澎湃的活力、更强劲的动能。我们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优化“南高新、北石化、环湾崛起、县域做强”的新质生产力空间格局,推深做实“泉商回归和聚侨引侨”专项行动,善用“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海内外泉侨泉商联络总部、国家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等平台载体,带动更多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来泉投资兴业,让侨资回流的“活水”充分涌动。
以人尽其才“汇侨智”——近年来,泉州科技创新追“新”逐“高”,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共同富裕先行先试,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充分发挥侨胞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视野开阔、联系广泛的优势,搭好“企业家+科学家”融合创新平台,开展更多产学研用对接,增进更多民间交流合作,让千行百业的侨界人才在泉州一展雄才。要强化华裔新生代的情感联结,发挥市县两级世界青年联谊会桥梁纽带作用,更积极联络全球青年精英人才,帮助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更好地融入家乡发展。
以泉心泉意“聚侨力”——泉有所需,侨有所为;侨有所求,我有所应。我们要借助海外泉商、海外社团、新侨、华裔新生代等重要力量,深度捆绑“泉商+侨商”,更好服务“泉品出海”。要积极探索为侨服务新思路、新方法,用好“同心”会客厅、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等阵地,为侨胞侨眷提供政策便利和权益保障,以实际行动证明“泉州永远是侨亲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大侨务”观念为引领,坚持全市“一盘棋”、市县镇村“齐发力”,当好侨胞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最大限度把海内外泉州人蕴藏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为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