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南平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10月10日至12日,南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南平的省人大代表围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淑芳、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陈则生、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坚、省总工会副主席黄爱华等省人大代表参加调研。市领导潘剑才、何明星、林湫、龚志阳、江建华等分别陪同调研,余文权参加座谈。

代表们前往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的建阳、邵武、武夷山、光泽等地,实地察看了沿线茶、水、竹、文旅、医卫等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情况。

代表们表示,南平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公园设立机遇,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来保护国家公园,提出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设想,以圈层管控的创新方式,立足资源禀赋,统筹保护和发展,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和生态产业发展。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南平市各级党政班子凝心聚力、各个部门有效配合,环带建设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

座谈会上,罗志坚结合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今年是本届在南平的省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第五年。五年来,代表们聚焦主线、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建言献策,留下了珍贵难忘的美好回忆,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履职答卷。希望大家今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如既往地支持人大工作,支持南平的发展。

罗志坚强调,面对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文化高地,环国家公园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要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科学统筹。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环带规划,抓好系统谋划,实现多规合一。多征求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南平的自然人文理念,体现南平特色。推动将环带规划融入国家、省上规划,加强规划执行。要明确功能定位,突出融合发展。坚持差异发展、错位经营,避免无序开发。发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品牌优势,结合环带生态优势、文化优势,重点做好茶旅、文旅、农旅、康旅、体旅、红旅等产业融合文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加快特色资源转化,以产业差异性适应资源差异性,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绿色生态“产业化”。突出国家公园核心引领,聚焦“五个一”特色资源转化,推动食品加工、林产工业、旅游康养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要深化机制探索,突出法治创新。结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坚持先行先试,健全环带发展配套制度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立法体系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张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