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艺心永向党 放歌新时代——写在福建省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花开盛世,逐梦未来。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我省各级文联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根人民、繁荣创作。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文艺百花倾情绽放。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如催征的号角,进一步激励着福建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

以新思想为引领,省文联充分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引导文艺工作者“艺”心向党,牢记“国之大者”,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创作”等活动。

八年多来,全省文联战线紧扣重大节庆,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影响力大的文艺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精心组织了“向人民汇报”美术书法民间艺术作品展、“喜迎党的十九大”红色文化歌曲创作采风活动、“习近平用典”主题书法创作巡回展、原创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音乐会……一台台满怀激情的演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展览,赤诚地诠释着与党同心、与民同行的坚定信念,浓墨重彩宣传新时代八闽新成就、新探索。

创作精品 “闽派文艺”叫好叫响

拓展重大主题活动,以文艺的形式讲好福建故事,唱响福建精神。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惊心动魄,还是脱贫攻坚的可歌可泣……重大主题前,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毅前行,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新时代的点点滴滴。

充分发挥福建本土多元文化的优势,聚焦“福”文化创作传播,推出了一批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显福气的文艺作品,打造福建标识文化体系,让以“福”文化为代表的福建文化品牌形成规模、彰显气质,走向全国、影响海外。

省文联始终把推动文艺创作作为根本任务,实施多项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引导全省文艺界以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形式,书写“记得住乡愁”“美丽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等福建故事。

不断完善文艺评奖和创作帮扶机制,促成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国家级文艺奖项和展演展览中取得佳绩:文学、音乐作品《海边春秋》《海峡月光曲》《幸福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爱国之恋》《时代号子》等分别荣获第13、14、15届“五个一工程”奖;诗集《去人间》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王君安、吴则文、陈丽宇、黄艳艳分别斩获第27、28、29、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我省“梅花奖”十届蝉联;高甲戏剧本《大稻埕》、闽剧剧本《双蝶扇》分别荣获第22、23届曹禺剧本奖。舞蹈《春会来》荣获第12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大奖;漆画作品《盛世花开》荣获第13届全国美展金奖;摄影作品《大地诗意》荣获第13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木雕《桃花源》,寿山石雕《秋荷听雨》《惠风和畅》,惠安石雕《齐心协力》,民间文艺著作《两岸客家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分别荣获第13、14、15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曲艺连续六届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南音艺术家苏统谋获中国文联“终身艺术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等;电视连续剧《爱拼会赢》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书法美术创作跻身全国前列,“闽派文艺”在全国叫好叫响,赢得了业界赞誉和社会关注。

文艺为民,我们在路上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扎实开展“到人民中去”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深入一线采风创作、文艺惠民。

省文联积极组织省内外文艺名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提质增效推动全省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建设;协助申报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等,文艺事业助力各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文艺门类展览展示、文艺进校园等“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在送文化的同时,播撒下文化的种子。“八闽戏剧进校园”“走进冰心爱的世界”等惠民项目形成特色,每年惠及现场受众近30万人次,线上受众逾百万人次。

省文联牢牢把握中央赋予福建发展和对台前沿的政策,先行先试,创新创造,以艺术为媒,拓展对台对外民间文艺交流。连续举办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海峡两岸青年舞蹈嘉年华、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等活动。

同时,紧密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组织实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美术工程,举办44国书画家共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书画联展等活动,推动福建文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立心铸魂 壮大“文艺闽军”

八年多来,省文联发挥行业主导作用,引导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爱国、为民、崇德、尚艺,发布《福建省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守则》,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讲境界,共同营造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全省先后4人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1人被评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1人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

持续强化系统引导、系统谋划、系统发力,互联互通、共谋发展,免费开放文联所属文艺展馆,积极推进共享共建文联阵地等实事项目,在全省文联系统形成了“一盘棋,一家人,一张网”的工作新格局。树立互联网思维,建设“网上文艺之家”,引导网络文艺创作。推出“福建文艺”客户端等,建立网上宣传矩阵。相关做法和经验受到中国文联的肯定。

聚焦“做人的工作”核心,延伸工作手臂,把联络服务、团结引领文艺人才和“文艺两新”工作做实做好,专门安排资金向漆艺非遗文化交流示范基地等12个新文艺群体倾斜,提升创作条件。同时,邀请姜昆、莫言、范迪安等国内名家前来授课、交流,指导中青年文艺人才创作。“文艺两新”快速成长,为福建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增添新的有生力量。

有力、有效的举措将广大文艺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文联身边。八年多来,“文艺闽军”不断壮大、素质提升,国家级会员全省增加2356人,总数达到5115人,省级会员26487人,“文艺闽军”星火燎原,“文化强省”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