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着眼大局大势,注重落细落实,加快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

文ㅣ龙敏 闫旭


3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对外发布了《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

从此项规划纲要可见,福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着眼大局大势,注重落细落实,加快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努力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努力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示范

福建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十四五”规划专设了“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章节,从深化经济领域融合、深化基础设施领域融合、深化社会领域融合、深化文化领域融合以及深化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五个部分展开。

在深化经济领域融合方面,福建加强两岸先进制造业合作,实施新一轮闽台产业合作计划,推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能源石化、生物技术等优势产业对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布局。

福建将建设两岸共同市场,降低台企市场准入门槛,促进要素流动更加便利。推进闽台经贸畅通,促进闽台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优化对台贸易监管,推动扩大台湾职业资格、企业资质和行业标准采认及台湾商品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和应用范围。

在深化基础设施领域融合方面,福建将推进闽台基础设施“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构建立体式对台通道枢纽。构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闽台海空直航方式,持续提升“大三通”“小三通”航线便利往来功能,争取加密对台航班航线,推动增开福州、厦门、泉州至台中、高雄空中直航航班,开展泉州至澎湖空中直航航线前期工作。

对于深化文化领域融合,“十四五”规划围绕密切祖地乡情文化交流、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两方面展开,将加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客家祖地、湄洲妈祖祖庙等国家级和省级文化教育交流基地建设,建设闽台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打造两岸影视产业基地。推动设立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鼓励两岸专家学者、学生共同研修闽台历史文化。

福建还将突出青少年交流交往,持续办好海峡青年节等交流活动,创设聚焦青年交流合作的新窗口。支持更多台湾学子来闽求学,鼓励台湾教师、医护人员来闽执教、执业。开放就业创业新领域,完善台湾青年来闽实习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鼓励两岸青年携手创业。建立健全吸引台湾人才政策,深入实施台湾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开展海峡博士后交流资助计划。支持台湾职业中介、农渔会中介、新媒体营销中介服务等来闽设点,率先打造两岸人才特区。

 

当好服务员、护航员、推销员

福建省委台港澳办主任王玲表示,“十四五”时期,福建将用心用情当好台胞台企在闽生活、投资兴业的“服务员”,创新发展的“护航员”,开拓市场的“推销员”,让台胞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但台商台企在福建省生产经营总体稳定。统计显示,2020年1-11月,福建实际使用台资(不含第三地)同比增长11%;4家在闽台企在A股上市。

王玲说,福建将推广举办“台资企业拓内销”推介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支持台企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塑造品牌,参与政府采购、国企产销对接、民企融合共享,以及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和生物技术、医疗卫生、绿色能源等福建省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王玲透露,福建将加快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基地和闽台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园区,提升各类涉台园区管理水平和产业集聚功能。新设一批闽台科技合作基地,推动与台湾高科技企业共建联合科研创新平台。鼓励台资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能级、强化辐射。

福建将构建一流环境,继续推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实与创新。王玲介绍,持续推进“惠台66条”“融合发展42条”“助力台企发展28条”等惠台政策落深落细;同时,进一步精准实施同等待遇、同等便利的内容、事项、环节,促进在闽台胞台企社会服务保障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

在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方面,王玲表示,将通过为台青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台青社会保障支持力度,吸引台湾师生、技工来闽等,帮助台青积极融入新一轮创新创业创造,共享祖国大陆发展进步。

 

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

继公布225条在闽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后,福建法院涉台司法服务网和涉台司法手机应用(APP)近日也在福州开通。新年伊始,福建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动作频频,力求“速度”和“精度”。

“十三五”时期,闽台各领域融合不断深化,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有效落实。“十四五”时期将如何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新年伊始,福建各地“动作频频”。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1月2日向社会汇集公布了首批225条同等待遇清单;福建法院涉台司法服务网和涉台司法手机应用(APP)1月5日在福州开通;福建近期多地支持台胞自愿报名接种新冠疫苗。

在闽台胞纷纷反映,新年伊始,感受到福建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加速度。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奕廷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各项举措加速推出,台商协会以及台胞正积极学习,将着力把各项举措用好用足。

不仅是“速度”,福建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更注重“精度”:进一步精准实施同等待遇,同等便利的内容、事项、环节,促进在闽台胞台企社会服务保障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

首批225条同等待遇清单涵盖经济、社会、文教、便利化等四个领域,涉及文创旅游、用地需求、行业准入、医疗卫生、衣食住行、就业创业、文教交流等诸多方面。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日前评价称,首批225条同等待遇清单表明,福建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在闽台胞台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共建第一家园。这是造福台湾同胞的积极举措,是受到台湾同胞欢迎的一件好事。

福建法院涉台司法服务网和涉台司法手机应用(APP)是按照涉台司法服务工作需求专门设计的独立网站、独立系统,面向台胞台企,实现精准优质服务,让台湾同胞与大陆百姓共享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精准优质的司法服务。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人士称,这是福建省首个单独面向台湾同胞的司法服务网和APP。

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副所长苏美祥表示,上述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举措,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文教等领域的政策,以及在闽台胞衣食住行和健康等各方面的便利化措施。

苏美祥表示,台胞台企可以更全面更直观地了解福建惠台利民的政策举措,更方便对单“点菜”,有利于实现在闽台胞台企在同等待遇上“应享知享”“应享尽享”,是推动走好惠台政策“最后一公里”。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苏美祥认为,闽台融合发展正迈向新阶段,将由政策措施创新驱动为主,转为政策创新与制度安排并重。在新时代新福建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善促进闽台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在闽创业台胞方意茹说:“新年伊始,深化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好消息不断释放,让台商台企暖心更安心。”

  

产业融合现全领域新格局

新年伊始,位于泉州市的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内仍一派繁忙景象,总投资500亿元新台币的台湾国乔泉港石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土地平整、测绘等工作。在漳州的台企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车间也加快生产,新家电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各地。

产业融合已成为闽台融合发展的突出亮点。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商学院教授吴凤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闽台产业融合呈现“农业领先、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示范”的全领域格局。

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福建始终处于最前沿。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闽台企增至1万多家,台湾百大企业一半以上在福建落户,闽台贸易额增至1.1万多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

吴凤娇表示,近年来,福建经济持续激发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闽台融合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作为最早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最早出台促进两岸农业合作地方性法规的省份,福建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始终保持大陆各省市第一。闽台制造业合作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石化产业和机械装备为主导,以食品、纺织等传统制造业为基石,以太阳能光电、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亮点的全产业合作体系。

同时,福建省充分发挥对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示范作用,率先开放台资进入旅游、医疗和建筑等领域,闽台金融业合作创下大陆多个“第一”:两岸首家合资寿险公司——国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福建成立,第一支两岸合资的证券期货基金在厦门设立,第一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在厦门开业等。

根据规划,福建“十四五”时期将深化优势产业融合,引导和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强链补链,加快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基地和闽台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园区;推动台湾农民创业园升级发展,加快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

吴凤娇认为,目前,台湾在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上还具有明显优势,提升闽台产业融合将助力福建省产业现代化跨越。

然而,闽台产业融合也面临传统要素驱动机制亟待改变、闽台产业同质竞争性增强等多重不利因素。

对此,吴凤娇建议,瞄准重点领域引进重大项目,拓展全价值链合作,实施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着力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太阳能光电等领域引进一批“补短板”的台资大企业、大项目,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动打造超万亿元的主导产业集群。

针对闽台产业合作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境,吴凤娇建议,积极拓展价值链上游环节合作,促进闽台企业共同研发、共建标准、共创品牌、共拓市场,推动闽台产业合作由生产加工的低端联结向研发设计、品牌建设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实现全价值链合作。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吴凤娇说,应实施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有效整合闽台产业技术研发体系,通过共建产业研发基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研发联盟等,充分发挥福建在基础研究领域与台湾地区在应用研究领域的互补优势,携手开发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台资企业在福建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联盟,鼓励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权利人在闽创业发展。

 

金融融合发展朝四方面推进

随着闽台产业融合呈现全领域新格局,福建与台湾的金融合作力度不断加大,闽台金融融合发展朝着更深层次迈进。

过去一年,闽台融合发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首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揭牌开业,4家在闽台企在A股上市。

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商学院教授吴凤娇指出,福建省充分发挥对台先行示范作用,闽台金融融合发展创下大陆多个“第一”:两岸首家合资寿险公司在福建成立,第一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在厦门开业,第一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在厦门开业等。

迈向“十四五”,闽台金融融合发展将从推进机构入驻和信用合作、推动台企金融服务便利化、支持台胞金融服务同等化、便捷两岸跨境投融资四方面推进。

首先,福建将推进机构入驻和信用合作。福建官方提出,放宽台资金融机构准入与业务限制,出台更加积极的支持政策,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台资金融机构入驻福建。拓宽“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服务场景,将“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打造成两岸共同家园的信用文化品牌。建立闽台企业信息共享机制,探索企业资产评估互认。

台湾华南商业银行福州分行行长黄正华认为,涉台金融机构加快进驻的同时,闽台金融业务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台资银行跟陆资同业合作,能够提供更多更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二,福建将推动台企金融服务便利化。福建官方称,加快建设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福州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平潭两岸特色金融集聚区。推动金融机构根据台资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银行机构为经营情况良好、符合续贷条件的台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服务。

第三,福建将支持台胞金融服务同等化,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将台湾居民居住证作为办理银行保险业务的有效身份证件。推动银行机构在符合风控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简化1万元以下小额台胞信用卡的办理要求与业务流程。引导银行机构在遵循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为符合购房资格的台胞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服务,按照与大陆居民相同的贷款条件办理。

新年伊始,福建正加快支持台胞金融服务同等化。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吴亮今年1月透露,福州将推行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为台胞提供同等待遇的金融服务。开展台企台胞征信查询,解决大陆金融机构对台企台胞“信用不对称”问题,满足台胞购房、创业需求。

第四,便捷两岸跨境投融资。持续深入推进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境内直接投资异地登记、境内股权再投资、外债注销登记、外债账户开立等五项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举措,并研究试点进一步升级的可行性,更好地服务台资企业跨境投融资。

 

台胞踏准新节拍

对于“十四五”规划,吴政言说,自己充满了发展信心,大陆经济越来越好,来平潭旅游的旅客日益增长,对于许多在平潭兴业创业的台胞来说是利好。

福建福州至平潭铁路开通后,平潭综合实验区由此连入大陆铁路网。在平潭创业近10年的台商吴政言特意体验首发列车,感受平潭发展的“新速度”。

登陆十余年来,最令吴政言感觉到正确的事情就是投资平潭。八年前,因看好平潭发展前景,吴政言只身来到平潭创业。如今,随着平潭开发的推进,吴政言在平潭的两岸进出口贸易和地产项目也愈加红火。

在吴政言眼中,大陆的发展日新月异,台商只要跟上大陆发展节拍、把握好机遇,就能做大做强事业。

去年底,2020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海峡青年创新创业峰会等相继在福建举办。深耕大陆台企和“登陆”台胞纷纷表示,都在关注“十四五”规划这个重磅议题,期待踏准新节拍,寻准新机遇。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表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时期大陆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将为广大台企台胞带来重大机遇和长期利好。

长期在福建创业的台商方意茹说,每名台商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在“十四五”规划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节拍和机遇。自己将由福建西进掘金广西市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将为台胞台企的发展增添新动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台商台企在大陆经济复苏有力带动和纾困措施帮扶下,很快按下重启键。台商林子凯说,大陆“雪中送炭”让台商台企暖心更安心,而新的发展规划更是带来宝贵的信心。

林子凯指出,面对“十四五”规划,台商关注的不仅仅是专门涉及两岸的内容,而是所有能投资和参与的机会与领域。

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等成为台商的热议话题。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透露,目前其公司参与了厦门地铁工程建设,也在积极争取厦门翔安机场建设招投标。“台企可以参与大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台胞在大陆将有更多获得感。”

林子凯说,大陆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数字经济的创新和数字技术的研发前景非常广阔,“新基建”建设世界领先,这些都是很多台企有机会参与的领域。

台企威胜集团是一家生产全电子式电能表、终端、计量管理解决方案等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全球副总裁徐涛指出,新基建领域让台企看到了无限商机。台湾在半导体等核心技术方面有优势,未来两岸携手合作可以达到共赢。

大陆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认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被长期侧重于外销的台企看作突破困境的新途径。

徐涛认为,台商过去更多参与的是“外循环”,如今参与“内循环”和“新基建”建设,还需摸索方式,要用创新创业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

福建官方披露“十四五”闽台融合的新路径: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台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对此,吴家莹等多名在闽台商认为,福建依旧担重任,成为台胞台企兴业创业的首选地。

福州温泉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蒋佩琪是“台二代”,其父亲蒋启弼30年前从台湾回到故乡福州连江,艰苦创业,将福州温泉高尔夫球场打造成一个美丽的生态花园,原本一片荒地变成如今的“金山银山”。蒋佩琪说,将延续父亲的生态理念,继续“深耕”福州连江。

蒋佩琪说,从“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有关支持大健康产业的政策,看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将引进台湾在大健康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及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延展自己企业的经营范围、模式。

 

“台湾青年要把握发展机遇”

“大陆经济发展势不可当,一定会有台湾年轻人一拨又一拨地到大陆寻找工作机会和商机。台湾青年怎么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我觉得职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说。

今年1月,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福州举行。福建省省长王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十四五”时期,福建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发挥更大作用。

“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是列席福建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在闽台胞最为关注的话题。

不久前,福建省公布了225条在闽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这份清单表明,福建将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为在闽台胞台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共建第一家园。

吴家莹认为,“225条”涵盖了方方面面,未来台湾青年可以参与福建的各个领域发展。“会有很多台商陆续来福建投资,迎合‘十四五’发展机遇。”吴家莹建议,厦门、漳州、泉州、龙岩打造一个闽西南的产业园区,吸引前来投资的台商落地,同时加速人才的培养。

在福州从医11年的福州市台协会医疗服务委员会主委陈柏叡也认为,大陆在产业、科技、医疗、经贸等方面,都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台湾青年应该要把握发展机遇。

“大陆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这真的是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陈柏叡说,他所生活的福州市,滨海新城、汽车城、大学城建设突飞猛进,他一直建议在台湾的亲人、朋友多来走走,寻找发展机会。

陈柏叡希望,吸引更多的台湾籍医生来福建就业,服务在福建生活的台胞,让他们感受到“第一家园”的温暖。

福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推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成效明显,已引进了66支台湾建筑师团队、2000多名台湾乡创乡建人才,服务了112个村庄项目。

已扎根福建6年的台湾建筑师张欣颐,自2014年起率团队与村民共同开发“耕读李家”景区,把三明市泰宁县默默无闻的际溪村打造成了闽台美丽乡村交流样板村。

“‘十四五’对我们台湾青年来说会有更多发挥的机会,从乡村生活品质提升到环境改造、产业精致化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去参与的。”张欣颐说,闽台的乡创乡建合作,从起初的互不理解到不断磨合、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福建一直在扶持台青参与乡建乡创,开拓了许多创新的做法。

在爱玩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智远看来,因为语言相通,福建是台湾年轻人落地的好舞台。他说,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提到“探索完善闽台合作乡建乡创的新模式,支持台湾同胞参与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这样的支持对于台湾青年落地到乡村有很大的帮助。

2015年以来,在平潭、湄洲岛、东山岛,林智远的团队寻找在地特色,打造了多个旅游文创项目。“这些地方都有很多两岸交流的故事。”林智远在挖掘这些故事时发现,两岸的民间交流、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哪怕在疫情阻隔往来的当下,也在积极拓展线上交流的路径。

林智远相信,“十四五”时期,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福建的乡村会不断提升发展空间,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台湾乡建乡创团队的“舞台”。

“找到自己专业能够落地的地方很重要,我觉得台湾青年都可以参与到福建‘十四五’的蓝图中去。”张欣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