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闭幕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未来5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必将有力指导推动我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新局面。
历史的画卷在前赴后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十四五”时期,我省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了非凡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五”时期是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重要阶段。全会明确了今后5年全省发展的主要目标,既求真务实,又前景美好,必将鞭策我们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奋勇争先、再上台阶。我们要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只争朝夕、接续奋斗,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的更高台阶,进一步彰显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担当和作用。
紧紧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新篇章这一主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省擘画的宏伟蓝图,为福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指路引航。我们要围绕主线谋划推动工作,以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持之以恒推进新福建建设,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积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省份,也是民营经济大省,我们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不断打开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国家繁荣富强积极作贡献。福建具有对台独特优势,我们要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深化社会融合、经贸融合、情感融合,高质量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更好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聚力补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及民生社会事业三大短板。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民生福祉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加居民收入和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补强三大短板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我们要强化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体现福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促进居民增收和完善民生社会事业,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统筹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兼顾是我们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四个统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主要关系。我们要按照“四个统筹”开展工作,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
“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握“六个必须”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扛牢党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切实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把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方法贯彻始终,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激发争优争先争效的昂扬斗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新征程新福建建设新篇章,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