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的振兴,既要守住‘生态绿’,也要擦亮‘民族红’。”昨日,在仙游县西苑乡前溪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派驻前溪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剑峰与村“两委”一起探讨“短期补短板、长期树品牌”的振兴路径。

  前溪村既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更坐拥“中国十大露营地”美誉,山上“天空之境”、鲤鱼尾人工湖等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如何把“好风景”变成“好光景”?

  今年8月,何剑峰赴龙岩上杭、武平学习山区县振兴经验。回来后他沉下心剖析前溪村情:生态有优势,产业却存短板。比如露营产业“单腿走路”、山货“原品低价卖”、数字化治理滞后、人才空心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堵点。

  不回避短板,更不照搬经验。他从武平的“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机制、上杭的“六个共富”路径中汲取智慧,结合前溪村实际,精准锚定“生态赋能、文化添彩、产业联动”的差异化发展方向,为后续振兴找准了“发力点”。

  在产业融合上,他聚焦“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联动。开发“民俗露营体验”“研学自然课堂”等主题项目,建设木屋、房车营地、共享厨房;定期举办“露营音乐节+民俗文化节”“星空电影节+山货集市”,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又助力山货“家门口”变现;同时筹建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开发即食食品、特色伴手礼,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村民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锚定“少数民族特色露营村寨”核心定位,该村打造“云端前溪,梦幻露营地”品牌,设计专属民族图腾标识,制定统一服务与质量标准;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并接入“全市一张图”,实现景点预订、客流监测、安全预警一体化,让治理更高效、游客更安心。

  如今,前溪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共富机制不断健全。下一步,将着力从“生态美”走向“生态富”,打造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样板村。(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