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联合本报征集“十五五”规划意见建议持续进行中,来自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服务消费、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专家代表纷纷对我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厦门大学副校长尤延铖建议,厦门要加快低空经济研究院建设,结合厦门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优化低空产业链条、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升低空产业创新能力,构筑具有厦门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蓝图。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孙晓帅建议,厦门要强化AI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明确重点支持方向,打造国际领先团队。深化产教融合与人才引育生态,建设政—企—校AI数据共享平台。依托金砖数字经济中心、厦大马来西亚校区等国际化载体,探索跨境数据、模型流通试点,推动金砖、海丝AI标准互认。
集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阳平建议,厦门“十五五”期间要着力扩大服务消费,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大金融服务的开放力度,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跨境金融节点。同时注重医疗消费国际化、海洋生物创新药等领域的新发展。
集美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章颖薇提出,厦门可以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现代海洋城市,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布局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火炬集团产业研究院主任叶立炎建议,“十五五”时期,厦门数字经济产业要“锻长板、补短板”,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打造自主可控的硬核产业实力。打通数实深度融合与特色应用引领的发展路径,形成“数字+”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球资源链接与对台合作的开放生态,构筑内引外联的开放新格局。(记者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