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香玲端出刚出炉的甜品 徐志玲给顾客冲泡咖啡 田荣在大棚里采摘火龙果

“回家乡来、助乡村兴”。在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一群怀揣乡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父老乡亲的殷切期盼和家乡政策的暖心召唤下,毅然转身,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山区,带着新知识、新思路、新创意投身乡村建设。

开办“村咖”、制作烘焙美食、从事种养殖……一个个鲜活的青春身影,正朝着同一个梦想奋力奔跑,以自己的方式“耕耘”着这片土地,让“龙斗、龙斗,要做龙头!”这句话愈发清晰响亮。

“希望家乡的田野欣欣向荣”

“父亲给我取名田荣,应该是希望我的人生之路满是荣光。如今,我对这个名字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希望家乡的田野欣欣向荣。”已返乡10年的龙斗村村支委田荣说。

1988年出生的田荣是地道的龙斗村人,2015年返乡前,他先后在厦门、河北等地打拼,从事旅游行业。

“在外地打工永远是给别人做事,不是干自己的事业,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田荣说,“加上父母的年龄大了,家里的十余亩杨梅园也需要人打理,所以我就回来了。”

接手家里的杨梅园后,田荣每日上山下田,重拾农民旧业,但他一直在思考:除了种杨梅,还能做些啥?

“杨梅园里的空间很大,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经过思考,田荣决定在杨梅园里养蜂和养鸡。“养蜂可以帮助杨梅授粉提高产量,又能产出优质的蜂蜜,养鸡则可以利用林间的虫草资源,一举多得。”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养蜂我是门外汉,一点都不懂,要从头学起。”田荣说,他从8箱蜜蜂开始,通过向养蜂人请教和自学,逐步掌握养蜂技术,如今蜂箱已发展到一百多箱。

2018年,因为杨梅种得不错,田荣当选龙斗村杨梅产业协会会长;2019年,他在村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21年,他顺利当选村支委。

肩上的责任日益沉重,却也激发了田荣的干劲。他积极组织协会骨干赴浙江、福安等地学习先进种植管理经验;主动对接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校的专家团队,邀请他们每年到村里提供技术指导。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和他的示范带动下,龙斗村的杨梅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创立了龙斗杨梅“绿标”品牌,杨梅精深加工也有了一定发展,全村的杨梅产业初具规模。

2024年,村里开展“党建体检”,发现有10亩火龙果大棚需要流转盘活。于是,田荣又出手了,他说:“其实我也不懂火龙果的种植技术,就是觉得不懂可以学,学会了还可以为村里增收。”

没曾想,火龙果大棚当年就给田荣带来7万多元的收入。“我相信随着自己掌握更多的技术,火龙果肯定会带来更多的效益。”他说。

“返乡创业的确辛苦,但心里却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这是在为自己的家乡做事。”田荣感慨地说,“我希望通过努力,让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也让村民的口袋更鼓!”

“能把兴趣爱好与事业相结合,是件幸福的事”

走进龙斗村汀鹭咖啡,只见徐志玲正在娴熟地为客人冲咖啡。不一会儿,一杯“印”有龙斗村LOGO、散发着香味的咖啡便端到了客人桌上。

一杯手冲咖啡、一份精致美食,让来此驻足的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

“能把兴趣爱好与事业相结合,是件幸福的事。”徐志玲笑着说。

1991年,徐志玲出生在邵武市和平镇和平村,2020年自主创业前,曾是一位“白衣天使”。她说,也许是因为在农村出生和成长,她对农村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农村里绿色的田野、错落有致的屋舍、淳朴善良的乡亲,都像有一种无形的磁力,吸引着我。”

怀揣着梦想,徐志玲先是在邵武城郊镇尝试做户外围炉煮茶,没想到一炮而红;随后,她又在水北镇一都村开办综合农场,打造农业休闲综合体。

“今年4月,我在龙斗沙雕游乐园经营烤肉盒子等美食,看到河对面的这栋民房时,就被吸引住了。”徐志玲说,大树、民居、溪水、渡口,特别有画面感,让她萌发了新的想法。“我要让这么美的景色开发出来,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里的美。”

于是,她找到水北镇,一听镇里正准备招募乡村文旅主理人,便当即表示要当这幢民房的主理人,做融合料理。

“有想法是一回事,关键是如何落地实施。”徐志玲说,幸好得到镇、村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加上几位团队成员通力协作,料理店在一个月内就具备了开业条件。

融合宋式美学的装修、轻柔的音乐、精致的美食,屋内的每个角落,仿佛都在述说着富屯溪畔这个小村的悠长往事。

“咖啡上的LOGO是上海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设计的,‘汀鹭咖啡’这个名字也是杨教授帮我们选定的,楼内的装修也得到了他的认可。”徐志玲颇为自豪地说,“杨教授团队每个月都会到村里来,我们可以近距离交流,杨教授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和想法,给我们很多启发。”

汀鹭咖啡的运营已走上正轨,徐志玲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准备在沿溪流两岸打造户外烤肉区,让每一位游客既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又能尽情享受美食。目前,镇里正在帮我完善基础设施。”

“有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对今后的发展,我充满信心。”徐志玲说。

“能在家乡‘拎包’创业,我是幸运的”

“95后”张厝姑娘梁香玲的创业故事,听起来有点歌曲《传奇》的意境:“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当时,我正和朋友坐车从光泽回来,路过龙斗村瑶理自然村时,往车窗外看了一眼,就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梁香玲笑着说,“恰好村里有一个闲置的民房正在招募主理人,我就想在这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烘焙店。”

今年返乡创业前,梁香玲已经在外漂泊了六年。“我在杭州待了2年,在广州干了4年,都是做烘焙的。因为年轻,所以就想着走出去闯一闯,到不同的城市去看看。”梁香玲说。

“在外面打工,老板有要求,顾客也有要求,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没办法实现。干久了,不仅身体疲惫,精神上也很累。”梁香玲坦言,因此,她便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恰好,龙斗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她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联系了水北镇,立即得到了镇里和村里的回应和帮助。房子的布置装修都是镇里做好了,可以说是‘拎包’创业。”梁香玲说,“能在家乡找到创业机会,是幸运的。”

今年4月底,梁香玲的“己柚·柚见瑶理”烘焙店正式营业,销售各种国风类甜品,并不定期更新品种。

“我会根据顾客的需求以及每个季节的时令水果,去开发新的甜品。”梁香玲说,“龙斗的杨梅很出名,在杨梅季我就推出了一系列与杨梅相关的甜品,很受欢迎。”

每天早上9点,梁香玲就开始准备,12点开始营业,一直到晚上8点。“客人多时就迟一点关门,客人少时就早点休息。虽然忙,但是感觉很充实、很踏实。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五一”假期,梁香玲店里生意特别好,忙得连轴转的她把自己的亲戚都叫来帮忙。“因为店里的座位有限,慕名而来的游客超出接待能力,我也只能‘拒客’了。”

梁香玲表示,最初她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店里的经营情况不好,我会再去福州寻找机会。现在店里发展很好,也让我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事业。”

返乡创业是一种选择、一次机遇、一个平台,给青年人提供了不同于城市的工作生活新路径。

对于未来,龙斗村的这群年轻人都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只要努力耕耘,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龙斗村,也将因他们的到来而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姜腾亮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