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科技馆一楼变身“赛博舞台”,阿尔法机器人与身着舞狮服的AI机器狗联袂献上跨界演出。漳州融媒记者 张旭 摄(资料图片)
科技兴则民族兴,创新强则国家强。
五年来,漳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人才培育、智库建设等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
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学会服务站84家、博士创新站15家、科技小院12家,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县县全覆盖;漳州科技馆于今年1月开馆,70天接待市民游客突破10万人次,目前累计参观人数达36万多人次;形成科技智库成果77篇,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先后多年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市科协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一项项荣誉,彰显出漳州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使命担当。
举旗定向:党建引领科技力量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娘家’,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市科协主席强调。
五年来,市科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群团工作和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对总书记的深厚爱戴转化为感恩奋进、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思想引领有高度,党的建设有力度。市科协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科技社团一体发展,实现科技社团党建全覆盖。在党建引领下,市科协创新推出“科协作为”服务大局、“科普漳州”惠及民生、“科技之光”赋能产业、“科学之友”联结纽带、“科协声音”传播正能量等“五个新场景”工作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有了漳州牡蛎科技小院的赋能,我们年均效益增长了10倍,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20余个育苗场,吸引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牡蛎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到漳州古雷购买和定制良种。”瑞和水产总经理张团林介绍。
在漳州乡村振兴一线,科技小院纷纷成为“田间实验室”。目前,全市共建立13家科技小院,涉及果树、水产、药材、花卉等4个产业9个学科,基本实现“建设一家小院、入驻一个团队、辐射一个产业、示范农村一大片”的目标,为漳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科技新动能。其中,平和蜜柚科技小院、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分别荣获“全国十佳科技小院”“最美科技小院”称号。
五年来,市科协围绕“9+5”产业体系,出台《漳州市院士专家科创基地实施细则》,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博士创新站、科技小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累计邀请100多位院士专家来漳与200多家企业合作,促成项目合作60项,建站单位获专利授权142项。特别是依托“圆山计划”,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琦院士工作站成立,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及其团队技术力量,助推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学发展。此外,我市还举办漳台石化产业交流座谈会,邀请涂善东、钱旭红、钱锋、汪华林等四位院士前来把脉问诊、精准施策,为我市石化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突破、人才培育提升等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市科协举办“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等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5场次,助力我市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注重青少年科技教育,全市有400多所中小学校、5万多人次中小学生参加了全国、省级、市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有2000多名学生和200多名科技辅导教师先后获奖或受到表彰。
科普惠民:科学素养全民跃升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漳州科技馆了。在这里,我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享受到无尽的乐趣,也让我更加了解家乡漳州。”作为漳州科技馆第10万名幸运观众,就读于芗城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小张同学兴奋地说。
自今年1月3日开馆以来,漳州科技馆这座“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科普场馆,以268个展项、503件展品,成为漳州科普教育的主阵地、科学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五年来,市科协以“科普漳州”品牌为抓手,构建全域科普生态:聘任6名“科普宣传大使”、组建14支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持续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主题活动,每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的参与人数均超过10万人次;“馆校合作科普宣传”项目惠及17所学校,将科学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田;龙文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云霄县核电科普馆、芗城区古城科普基地、高新区水仙花科技小院等特色科普阵地遍地开花,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线上阵地同步拓展,开通漳州科协、漳州科技馆等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科普知识,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科协将继续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书写科技赋能地方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漳州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再立新功。(记者 邱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