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共同参加增殖放流。记者 池远摄
“我们跨越海峡而来,和大陆青年携手放鱼,共同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出力,感觉特别有意义。”5日上午,在马尾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码头举行的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两岸青年共护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台南大学电机工程博士生林彦良兴奋地说。
尽管现场细雨连绵,百名两岸青年代表热情不减,分批有序地进行放流,一尾尾鱼苗欢快地跃入闽江,激起阵阵水花。热心群众也踊跃加入,共同将110多万尾花鲈、鲢、鳙等本地适宜的重要经济苗种放归自然。
活动中,林彦良和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会部长张铭轩还作为青年代表宣读了增殖放流倡议书,呼吁更多青年投身生态保护事业。现场,主办方也向积极参与活动的两岸青年代表颁发了“增殖放流公益证书”。
作为海青荟的“老朋友”,林彦良多次参与此类交流活动,“我从大四那年开始参加,至今已有5年,每一次都收获满满”。他还表示,此次增殖放流体现了两岸青年对生态保护的担当,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渔业资源保护,用实际行动为水域生态注入新活力。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的组成部分,更是两岸青年参与渔业协作的生动实践。未来福州将继续以渔业交流为纽带,搭建更多两岸青年交流平台,让两岸共护的渔海情缘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