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政和县联合南平碳计量中心、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的《竹制品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学》项目评审会在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召开。经与会专家评审,该方法学通过技术审查,将为我国竹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学方法论依据。

评审会现场,来自科研机构、高校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通过该方法学的评审。评审组认为,该方法学在碳足迹量化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对促进“以竹代塑”和竹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明确方法学适用范围,优化完善竹制品系统边界和生产流程,补充数据管理要求,以加速产业绿色转型。

“这个方法学与日前发布的《竹制品碳足迹计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使竹制品碳足迹从抽象概念变为可量化、可认证的绿色竞争力指标。”项目技术负责人陈贵海介绍,《竹制品碳足迹计量评价方法》是竹制品碳足迹计量团体标准,规定了竹制品碳足迹计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竹制品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学》包含了竹制品碳足迹评价的评价目的与流程、评价功能单位、评价系统边界、评价数据收集、分配与计算、数据质量评价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实施指南。

南平作为“中国竹乡”,竹资源总量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其中,政和县作为全国高端竹家具生产基地,2024年被列为福建省唯一的省级竹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县。然而,长期以来,竹制品碳足迹核算缺乏统一标准,制约了行业规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为此,政和县联合南平碳计量中心、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了该方法学。(记者 林梦琳 通讯员 黄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