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泉州市惠安县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发布了《惠安县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十大措施》,既聚焦DeepSeek+AI政务服务、项目建设、市场培育,又突出就业服务、人才服务、法治环境等,持续打造“惠企安商”品牌,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和服务。
DeepSeek+AI惠女赋能政务服务建设。以“数字政务门牌”为基底,整合“惠办事”“惠政通”平台数据要素,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咨询入口,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定制化的惠女AI政务形象大使,利用DeepSeek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提升咨询导引智能化服务能力,推动政务服务进一步向数智化转变。
构建工业设备安装服务新模式。建立“定期巡查+专项督查”机制,定期开展专项质量巡查,关键工序全覆盖,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推行“督导+帮扶”工作模式,协助企业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各项技术难题,形成质量整改闭环管理;实施超前介入指导,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项目实现零质量事故。
做优“平台链”,实现人力资源“一键直达”。高水平建设县级人力资源数字经济产业园,整合聚集人才服务资源,集人才服务、求职应聘、职业指导、政策咨询、供需匹配、劳动调解等多功能于一体,打造“入惠人才服务第一站”品牌;在产业园区建设人力资源数字服务中心,并设立人才专属服务窗口,通过线上“泉就业”信息平台、市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系统等数字化服务平台与线下服务专窗协同运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每月开展“数字职通 月月有岗”数字就业集市活动,为企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在产业园区建设人力资源众创空间,搭建人力资源主题创新创业平台,培育优质人力资源初创机构。围绕新技术、新人力、新动能,聚集和培养创新人才和初创企业,组织开展人才交流、人才沙龙、创业指导等活动,有效服务惠安县企业招才、引才工作。
全面推行信用修复“三书同达”。在继续落实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十条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信用修复“三书同达”,在向经营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的条件、方式、途径等内容,增强信用修复针对性。
提高市场准入与退出便利度。推进登记审批规范化,执行统一的准入政策文件和规范要求,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证照合办、免申即办、多证合办、证照同销等便利化改革,推行开办餐饮店、开办超市/便利店、企业注销登记、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等“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完善企业退出制度,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实施“代位注销”,推动经营主体退出更加便利、高效、有序。
“税费同缴”聚合力,简化增效优服务。围绕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以纳税人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为初心,持续优化“税费同缴”功能,以业务数据共享为基础,积极拓展功能业务应用场景,全面推行“税费同缴”功能的常态化应用,满足群众多场景办税缴费需求。
强化设施建设,保障企业用水。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实施城南水厂三期扩建工程,保障惠安县重点企业以及大用户的用水安全,有效解决辖区企业用水不便、供水不足的难题。针对园区有用水需求的企业用户,设立提升营商环境企业用水报装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模式,打造以“水保姆”“零跑腿”为标志的供水服务新优势,构建职责明确、精准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
加大企业融资支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推动银担深化互信合作,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服务作用。
强化资本市场培育。实地走访调研一批县域内纳税500万元以上、专精特新、高端人才创业项目等优质企业,筛选重点培育对象,组织符合条件企业积极申报省市上市后备企业库,分层、分期辅导培育。
发挥政府采购功能,推广惠安特色产品,支持绿色建材。积极对上沟通,筛选符合要求的惠安特色商品申请加入福建省政府采购网网上超市福建特色商品及绿色建材馆专区商品,发挥政府采购功能,推广惠安特色产品,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惠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