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福州火车南站人头攒动,行李箱的滚轮声、旅客的交谈声、广播的提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春运图景。记者按照志愿服务平台上的提示,找到志愿者休息室进行报到,准备开启春运期间的铁路志愿服务体验之旅。

春运期间福州火车南站客流如织。记者陈巧玲 摄

张鑫,这位年轻的在读大学生,是当天火车南站志愿者小组的领队,也是记者本次体验铁路志愿服务的“师父”。

“我从今年1月16日起就持续参加飞飞鱼志愿服务中心组织的福州火车南站志愿服务活动,希望能为在返乡热潮中的人们出一份力。”张鑫介绍,春运期间客流量大,每天都有像他一样的二三十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布在福州火车站和火车南站,护航回家的旅客平安有序出行。

经过张鑫简短的“岗前培训”,记者与其他志愿者们穿上统一的志愿者服装,佩戴好“小黄帽”,根据安排被分配到检票口、扶梯口、服务台等不同的岗位上,为旅客提供路线引导、问询解答、重点旅客帮扶等服务。

记者体验志愿者,帮助旅客检票进站。张鑫 摄

记者被分配到进站检票口的岗位,主要负责维持秩序和问询解答。春运期间旅客列车开行数量多,检票口开放频率高,在源源不断的客流中,记者几乎没有松懈注意力的时刻。有的旅客因为不熟悉车站环境而迷茫不安,有的旅客则因为迫近发车时刻而焦急万分,更多的是旅客在检票时没有将身份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导致无法进站。

此时,记者则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每台闸机前是否出现阻滞的情况,并在嘈杂的环境中不断地大声提醒。志愿服务结束后,记者才后知后觉嗓子的微微沙哑和双腿的僵硬,而这样的工作,还有许多的志愿者们每天都在无私地承担。

在服务过程中,记者也遇到了面对旅客疑问无法解答的问题,此时张鑫便会第一时间为旅客排忧解难。“在12306应用程序上按照提示操作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后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就可以扫码进站了。”张鑫熟练地为忘带身份证的旅客解答。

“处理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慢慢就熟练了。”张鑫对记者说。据他介绍,几天前一名外国旅客因为车辆停检需要改签,但因语言不通难以交流,他及时上前用翻译软件和简单的英文与旅客对话,成功帮旅客解决了问题。“在等待发车的过程中,我和旅客聊了起来,了解到他是一名在印尼留学生,他希望毕业后能回到祖国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国家建设出一份力,最后我们还互加了好友。”张鑫笑着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不能成为沟通的障碍,只要我们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就能跨越这些障碍,传递温暖和善意。”

张鑫的话,让记者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付出与奉献,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与成长。在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志愿者也是一盏盏照亮归途的指路明灯,为归乡的人们铺就“温暖回家路”。

“作为志愿者,我深切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他人摆脱困境,这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张鑫说。(记者 陈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