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黄钰姣)11月28日至30日,“网络大V打卡木兰溪”联合采风活动在莆田举行。近百名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全国各地网络达人深入木兰溪上下游,走进兴化府古街、仙游水文化展厅、木兰陂公园等地,以媒体和达人的视角,记录木兰溪治理后,沿线两岸的生态优美、安居宜居、产业繁荣的景象,感受灿烂的莆仙文化。
近百名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全国各地网络达人走进莆田。黄钰姣 摄
寻古韵品非遗赏技艺 感受灿烂莆仙文化
观看莆仙戏、了解皮雕技艺、欣赏“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红砖燕脊鳞次栉比,青石红门宛如书页,漫步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采风团寻古韵、品非遗、赏技艺,感受莆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步入三福博物馆、鲁艺工业园,了解传承有序的红木发展历史及红木家具制作的整个流程,体验隔火熏香、打香篆、制作手工线香等传统技艺,领略“仙作”非遗的独特魅力和传承千年的香道文化。
“我觉得自己是个记录者,喜欢把看到的、听到的的风景和故事都记录下来。这次活动,让我有幸见到了许多精致的‘仙作’家具,它们采用传承千年的‘榫卯结构’工艺,不用一钉一铆,也不需胶水粘合,就能严丝合缝,让我感受到莆田非遗的独特魅力。”粉丝量1032.9万的抖音大V“方也”是一个来自西北的95后姑娘,在她的视频中经常展现各地的非遗技艺、风土人情。这次来到莆田,她想多拍摄一些非遗相关的内容,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莆田,了解莆田的非遗文化。
看到精致的“仙作”家具,抖音大V“方也”感受到了莆田非遗的独特魅力。图为“方也”在进行拍摄工作。仙游今报供图
“作为旅游博主,全国大部分城市我都去过,但莆田我还是第一次来。这次打卡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三福博物馆、鲁艺工业园等地,让我对莆田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那里连成一片的宋元明清民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官宅、府第、祠庙等古建,让我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到了莆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抖音大V“小楠风”说。
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抖音大V“小楠风”感受到了莆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图为“小楠风”团队用镜头记录莆田的精美工艺品。黄钰姣 摄
探寻木兰溪治理故事 见证莆田奋斗历程
清清木兰溪,悠悠长河水。作为莆田最大的区域性独流入海河流,木兰溪及其支流、入海口湾成为市内重要的水运航道,为流域生活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电力支持。25年来,莆田通过木兰溪治理,引领治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先行探索,把木兰溪打造成全国首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为加强流域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治理、水文化赓续以及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成功借鉴。在三天时间里,采风团走进仙游水文化展厅、木兰陂、绶溪公园等地,沿河而下将一程的所见所感收入镜头。
“我去过很多地方,拍过很多江河湖海。我觉得有些地方的水给人以‘温婉’之感,有些地方的水则展现出辽阔之态,但木兰溪独特之处在于,它让我感受到了其背后蕴含着的莆田人的奋斗精神。”粉丝量1030.9万的抖音大V“焦绿儿”表示,初到莆田,她觉得莆田人非常热情,经过这几天的实地探访,在了解了莆田人民与母亲河木兰溪之间的故事后,她深刻感受到了莆田人民与艰苦环境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气魄。
在了解了莆田人民与母亲河木兰溪之间的故事后,抖音大V“焦绿儿”感受到了莆田人民与艰苦环境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气魄。图为“焦绿儿”团队在延寿溪畔创作。黄钰姣 摄
“我是莆田本地人,但我是近几年才回到莆田生活的。我记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木兰溪发洪水,淹没了两岸的道路,导致我们都无法上学。这几年回到家乡后,看到现在木兰溪风清岸绿、百姓安居乐业、家乡产业兴旺的景象,让我非常感慨。”抖音大V“随风航拍”经常通过航拍来展现家乡,他最受欢迎的视频合集播放量超过8000万。他的视频让很多人了解了莆田的美景、民俗风情,他表示,很多网友看了他的视频都称赞莆田人很聪明、很勇敢,希望未来能够借助镜头让更多人认识莆田。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委网信办、莆田市委宣传部指导,莆田市委网信办主办,东南网承办,组织新闻媒体和网络达人在木兰溪沿岸进行联合采风,旨在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宣传和展示木兰溪治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
福建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刘建斌表示,莆田木兰溪治理是福建生态建设实践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项工程。20多年来,历届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的华丽转身,继而向“生态之河”挺进,成为莆田市经济腾飞的“发展之河”、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全面实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打造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希望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能全方位立体展现莆田因河而生、因河而荣的奋斗发展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闽人智慧、闽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