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网11月10日讯(记者 陈梅) 11月8日至11日,第五届海丝佛教论坛暨福建佛学院创办四十周年活动在福建莆田广化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佛教学院代表,以及千余名福建佛学院校友齐聚广化寺,共同举行祈福仪式,纵论“海丝”佛教交流现况及未来愿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佛教祖庭多、僧人多、信众多,对东亚、东南亚佛教影响巨大,与南亚佛教交往源远流长。福建佛教更是台湾佛教的祖源地,闽台佛教,法乳一脉。
据悉,福建佛学院创办40年来,培养学僧逾3000位,分布于海内外各地。此次活动旨在推进福建佛教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佛教的信仰共鸣、民心相通,讲好中国佛教故事,深化佛教中国化尤其佛教教育中国化在福建的实践,进一步推进闽台佛教交流合作。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兰明尚发言
开幕式当天,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兰明尚表示,中国既要实现民族复兴,又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福建佛教界与福建佛学院,务必珍惜来之不易的天时、地利、人和,立足福建、携手台湾、面向“海丝”、放眼天下,发大愿心、行大愿力、成大愿果。
福建省佛协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莆田广化寺方丈本性法师发言
“福建佛教将进一步致力于对台湾地区佛教、对南洋佛教、对‘海丝’沿线佛教的交流与合作。”福建省佛协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莆田广化寺方丈本性法师代表主承办方与支持单位致辞是表示,“福建佛学院将始终以推进佛教中国化尤其佛教教育中国化为办学宗旨与教学中心;推进人本与人文两大理念建设;推进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三大传统建设;推进一流教育文化、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材体系、一流教育成果四大目标建设;推进闽台佛教、海丝佛教、戒律学、净土学、唯识学五大专业建设;推进道风、学风、思想、理论、组织、制度六大基础建设。行深致稳,行稳致远。”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福鼎太姥山平兴寺住持界诠法师表示,需要更多元化的弘法人才,去弘扬佛教的正信正行,让更多人了解佛教文化内涵,引导广大信众正确的信仰行持,坚定爱国爱教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力量。
“希望福建佛学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砥砺前进,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努力培养严持戒律,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佛教“双通”人才,不断为推进佛教中国化、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对外交流交往贡献力量。”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南普陀方丈则悟法表示。
在校友联谊座谈会上,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的福建佛学院校友代表,回顾了当年在母校的学修岁月,赞叹母校对他们人生的积极影响,为母校的发展,提出建议,对母校未来,充满信心。本性法师在出席联谊座谈会时表示,“希望广大校友立足所在国家、所在团体、院校、寺院,爱地球、爱祖国、爱家乡、爱佛教、爱母校,常回来走走、看看、说说、讲讲。”
此外,此次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佛教教育中国化与健康传承”“佛教教育国际化与文明互鉴”两场分论坛,福建佛学院佛教教育中国化教研中心揭牌暨佛教教育中国化研究课题认领签约仪式,千僧斋仪式、圆拙长老纪念堂对外开放、毅然和尚舍利塔落成等活动。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民宗厅、莆田市民宗局、福州市民宗局指导,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福建佛学院承办,莆田市佛教协会、福州市佛教协会协办。